
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
沙特阿美退出100亿美元中国炼厂项目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表示,将暂停在中国建立一个炼油和石化综合设施的协议,以履行其最近削减资本支出的承诺。
沙特阿美的这一决定表明,考虑到产品价格的前景,这家投入成本在全球石油生产商中最低的公司并不认为这个项目会带来足够好的利润。
8月初,沙特阿美召开了上市以来首场财报发布会。数据显示,其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半,不过,公司表示将继续维持当前派息水平。
据早前资料了解,合资三方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新公司—华锦阿美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北方工业集团公司、沙特阿美公司、盘锦鑫诚集团分别持股36?35?29?项目总投资将超过100亿美元,建成投产后将成为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
原计划,合资公司设立后,将负责建设与运营位于辽宁省盘锦市的炼化一体化项目。项目包括1500万吨/年炼油、150万吨/年乙烯、130万吨/年对二甲苯装置。计划于2023年下半年试运行。
据说,沙特阿美退出后,该石化项目仍将继续推进。但是此番变数让项目的资金前景、原材料(原油)供给蒙上阴影。项目最终放弃的可能性大增。
为何沙特阿美临阵退缩?今年疫情下的全球封锁措施,对原油需求造成重大打击,国际油价也跌至近20年来最低水平。
纵观各大国际石油公司二季度财报,在能源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全球知名五大石油巨头,英国石油、埃克森美孚、道达尔、雪佛龙和壳牌等都在今年第二季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公司)虽艰难维持盈利,但也不及预期。

世界液体燃料生产与消费平衡表。
沙特阿美财报中显示:第二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6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锐减73?整个上半年净利润也较去年同期减少一半。另外,该公司上半年资本支额出约136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45亿美元。沙特阿美预计,今年其资本支出总额将在250亿至300亿美元之间,低于去年的327亿美元。
在原油需求整体低迷的情况下, 沙特阿美收缩投资战线,减少无谓扩张,或是此次退出100亿美元中国炼厂项目的主要原因。
此外,我国炼化行业早已经产能过剩,又在酝酿又一轮产能扩张——中石化宣布打造茂湛、镇海、上海和南京四大基地,中石油启动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中海油加快步伐做大惠州石化基地;外资企业巴斯夫、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加速高起点抢滩中国市场;民企大连恒力、浙江石化、连云港盛虹石化等启动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
民企、外资等资本的集中涌入,国营、地炼、外资等经营主体多元化竞争态势将促使产能扩张,加剧了市场竞争。
中国炼油行业产能过剩的担忧2019年底,中国炼油能力达8.61亿吨/年。今年仍将有3150万吨的改扩建产能投产,在建设和拟开工产能为1.2亿吨/年。
国际能源署预测,中国将成全球唯一炼油产能大幅增长国家。行业开工率73?远低于83?全球炼厂平均开工率。显示了供过于求的市场状况。
我国炼油行业已属于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过剩产能约9000万吨。预计到2020年,炼油能力将达到9.0亿吨,届时过剩产能将达1.1亿~1.3亿吨,产能过剩态势将进一步加剧。

国际能源署预测,中国将成全球唯一炼油产能大幅增长国家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称,到“十四五”末,国内的PX、乙二醇以及丙烯、聚丙烯、环氧丙烷等化工产品,都将供大于求。
未来几年,随着炼化一体化项目集中投产,将迅速释放大量烯烃、汽柴煤、液化气等产品,这些新增的产能几乎全部集中在沿海地区,导致各个区域市场供需格局的重新洗牌,也造成了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部分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竞争力差的炼厂将被迫关停,而部分正在建设和规划中的项目或将存在延期甚至取消的可能。
在产能过剩和需求下滑的冲击下,今年1-6月,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利润总额为1416亿元,同比下降58.8?其中,油气开采业的利润同比下降72.2?化工板块利润同比下降32.6?炼油板块上半年亏损244亿元,利润同比降幅达159?位居三大板块降幅之首。去年同期,炼油板块利润总额为412.8亿元。
可以预见,中国的石化产业将经历一波残酷的去产能过程,同时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转型升级,将在炼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海外及中小型炼厂及贸易公司则丧失价格优势,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部分可能会继续退出、重组或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