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地运动”——万恶的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播报文章


    圈地运动,英国著名的思想家托马斯·莫尔在他1516年出版的《乌托邦》一书中,写了这样的一句话:“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变成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掉”。下面这个血泪斑斑的故事就是“羊吃人”现象的具体写照:

    英国苏塞克斯郡威斯顿梅林区的一个村庄里,住着佃户罗伯特·贝勒特的一家人。他们整年整年地把汗水洒在贵族地主的土地上,可又换来什么呢?!贝勒特望着孩子们饥饿的眼神,不由地燃起一腔怒火:这苦难的日子哪来尽头啊!谁料到,更悲惨的命运却在等待着贝勒特的一家人……

    一个阴沉沉的日子,贝勒特还没下地。突然,“嘭”地一声,贝勒特家的大门被蛮横地撞开了。门外,站着七、八条汉子,手持武器,杀气腾腾。贵族地主约翰·帕尔默一脚跨进屋里,就向贝勒特强索“土地证”。这不硬是要把贝勒特一家逼到绝路上去吗?!贝勒特握紧了拳头,说啥也不交出土地证。帕尔默一使眼色,那帮恶棍一涌而上,扑向贝勒特,抢走了土地证。正当这些家伙夺门而逃的时候,贝勒特的小儿子一把抱住了帕尔默的腿,就是不放他走。这个狠毒的家伙竟然拔出匕首,向贝勒特的小儿子猛戳几刀。顿时,这孩子便倒在血泊之中。这帮杀人凶手却恶狠狠地扬长而去。

    贝勒特两眼噙着仇恨的泪水,抱起了死去的孩子。那鲜红鲜红的血啊,在贝勒特脚下的土地上淌着,淌着……

    没过几天,在这块浸透鲜血的土地周围筑起了篱笆,成千成百只绵羊在里面奔跑着,践踏着。昔日的耕地就是这样变成了牧场。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是资产阶级血腥发家的基础。这种暴力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在封建制度解体时期的西欧各国都不同程度地进行过。不过,英国表现得最为典型。在英国历史上,剥夺农民土地的方式,就是这种“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这话还要从早一百多年说起。十四世纪末,英国农奴制解体,资本主义关系在封建社会的母体中孕育起来。由于羊毛纺织业的发展,养羊堂变得有利可图。十英亩牧场的获利超过了二十英亩耕地。于是,在英国东南部资本主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一部分封建贵族就开始用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然后用木栅,篱笆、围墙或沟渠圈起来做牧场,改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这些人逐渐成了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即所谓新贵族。

    起初,他们圈占的是森林、荒地、池沼这些公地。后来,连农民世世代代用来养家糊口的耕地也被圈占了。十五世纪末叶以后,随着羊毛出口的增长和毛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对羊毛的需求激增,羊毛价格便节节上涨,养羊就成了可以发财致富的行业了。那时,英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羊蹄可以把泥土变成黄金”。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为了在“羊蹄”上追求“黄金”,就拚命发展牧羊业。圈地运动的规模因而愈来愈大了。

    十六世纪上半期,在为打击教廷势力而进行的宗教改革中,没收了寺院的土地,这也加速了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本来,天主教会是英国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占据了全国土地的三分之一。宗教改革后,这些土地转手之间就被圈作牧场。马克思在分析这个过程时指出:“很大一部分教会地产送给了贪得无餍的国王宠臣,或者非常便宜地卖给了投机的租地农场主和市民,这些人把旧的世袭佃户大批地赶走,把他们耕种的土地合并过来。”


    【1】就是在这样的暴力剥夺中,一块一块的耕地,变成了一片一片的资本主义牧场。

    仅在十六世纪内,圈地面积就占了英国全部土地的一半以上。经过这样的洗劫,英国农村一片荒凉。原来有七、八户或十来户的小村庄,如今只剩下一个破羊圈和两三个牧羊人;过去是百来户的大村庄,现在也仅有几户人家了。千村薜荔,万户萧疏,处处是悲惨景象。据十八世纪英国作家的记载,在北安普敦郡和林肯郡,有一个村庄共有一千五百英亩耕地,被圈去一千四百五十英亩,另一个地方一百户农户只剩下八户到十户未被圈进去,还有一个地方,一百多户农民的耕地被四、五个牧场主全部圈占了。在苏格兰,有个贵族地主用暴力把一万五千个农民(大约三千户)陆续赶走,一把火烧毁了村庄,将田地全部改成了牧场。一个老年妇女拒绝离开小屋,就被活活地烧死了。十年后,在这块被圈的土地上,十三万一千只羊代替了被赶走的一万五千个农民。在英国的圈地运动中,象这样被完全平毁了的村庄何止一个!象贝勒特一家人那样的遭遇又何止一桩!

    所谓圈地运动,实质上就是“耕地牧场化”的资本主义土地变革。但是,在私有制的条件下,“生产的每一进步,同时也就是被压迫阶级即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的一个退步。


    【2】前后持续了几百年的圈地运动,包含了多少农民的血和泪啊!从土地上赶走的成千成万的农民,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他们那来生计呢?托马斯·莫尔写道:“这些贫穷朴实的不幸者!男人、女人、丈夫、妻子、孤儿、寡妇,抱着婴儿的绝望的母亲”,“被驱逐出熟悉的乡土,找不到安身之处”,“当他们游荡到身无分文的时候,…… 除了行乞以外,还能做什么呢?”

    英国统治者又把他们当作乞丐、盗贼和流浪者,用一系列“血腥立法”横加迫害,强使他们到资本主义的牧场,农场和手工工场去充当廉价的雇佣劳动力。1580年法令规定,凡身体强健的流浪乞食者一律逮捕,系于马车后部鞭打至遍体流血为止,然后遣送回籍。1536年重申前令,并规定第二次被捕除鞭打外要割掉半个耳朵,第三次被捕就处死刑。亨利八世(1509—1547在位)时期,就有七万二千人在这种血腥的法律下被处死。1547年法令对流浪农民的迫害更是残暴,规定“游手好闲者”一经告发,就判为告发者的奴隶。奴隶逃亡逾十四天者判为终身奴隶,并在额上或背上打“S”

    【3】形烙印,可以随意被出卖、赠送或转让。三次逃亡的奴隶以叛逆论罪处死。“这样,被暴力剥夺了土地,被驱逐出来而变成了流浪者的农村居民,由于这些古怪的恐怖的法律,通过鞭打、烙印、酷刑,被迫习惯于雇佣劳动制度所必需的纪律。”


    【4】

    圈地运动给农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血腥立法更激起农民的满腔仇恨。那一本本血泪账化作反抗斗争的烈火熊焰,燃遍各地。被剥夺土地的农民拆篱栅,填沟渠,毁牧场,反圈地斗争此起彼伏,风起云涌。1536-1537年,林肯郡和约克郡爆发了农民起义。此后,农民反抗斗争连续不断,其中以1549年6月在诺尔弗克郡爆发的农民起义影响最大。这次起义的主要队伍是由罗伯特·凯特兄弟俩领导的。起义者提出了财产平等的口号。他们说:“我们要拆毁栅栏,填平沟渠,让每个人都有使用公共牧场的机会。”起义军共两万多人,声势浩大,席卷了好几个郡。他们纪律严明,深受老百姓的欢迎。群众给起义军送水送粮,亲如家人。英国政府被起义军的声势吓破了胆,后来纠集德国和意大利的大批雇佣兵才把这次起义镇压了下去。

    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圈地运动一度沉寂。但到十七世纪初,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不仅需要更多的羊毛,而且对于粮食的要求也大大增加了,因此圈地运动又兴盛起来。所不同的是,以前只是为了养羊,现在不仅养羊,也种粮食和蔬菜。新贵族和农业资本家雇佣工人从事资本主义经营,使用播种机和人造肥料,并把休耕制改为轮耕制,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自耕农无力与他们竞争,纷纷破产,从而加速了土地的兼并过程。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专政最终确立后,资产阶级利用政权的力量大规模地改变所有制,圈地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过去私自圈占变为国会批准的“合法”行为。仅仅在十八世纪,英国国会通过的圈地法案就有二千五百多件,被批准圈占的土地在五百万英亩以上。到十九世纪初期,自耕农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再存在。

    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深刻指出:“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因此,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对农业生产者即农民的土地的剥夺,形成全程过程的基础。”


    【5】圈地运动正是这样:一方面剥夺者把从农民那里剥夺来的土地作为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牧场或农场,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又用暴力将大批农民从他们世世代代耕种的土地上赶走,并用血腥立法迫使他们成为资本家的雇佣奴隶,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把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资产阶级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宣布为自己的第一信条。可是,只要是为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所需要的,资产阶级就“对‘神圣的所有权’进行最无耻的凌辱,对人身施加最粗暴的暴力”。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至:
    退出全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