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应用解读本》发布
播报文章
语音播报文章,释放双眼

来自北京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5月10日电 日前,《〈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应用解读本》(以下简称《应用解读本》)新书发布会在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举行,多名高校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现场参加活动。

据了解,《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以下简称《参考框架》)是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第一部文化教学大纲,为各国开展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提供了科学参考和依据。为了进一步满足海外学习者了解中国文化和国情的需求,提高文化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语合中心在《参考框架》基础上组编了《应用解读本》,作为《参考框架》的配套资源为各国开展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提供实用案例和教学指导。

“国际中文教育是世界语言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深文化理解,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党委副书记宋永波表示,“作为中文母语国,向全球学习者介绍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既是我们面向世界的自然表达和应尽义务,也是世界人民对于构建更加美好世界,谋求更好发展的内在需要。”

“与语合中心深入合作,共同出版《应用解读本》是北京大学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国家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和有力尝试。”北京大学副校长孙庆伟表示,近年来,我国国际传播能力不断提升,离不开国际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希望进一步推动北京大学和语合中心的合作交流,共同打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中文教育新格局,为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增进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的交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应用解读本》主编祖晓梅介绍了《参考框架》和《应用解读本》的关系。祖晓梅介绍,《应用解读本》强调以真实、客观、自然、柔性的方式呈现中国文化和社会的精神内涵,突出文化教学与中文教育相结合的特点,强调跨文化间的平等交流和对话,提倡过程化、体验型、互动性、任务型的文化教学模式。“这些特点体现了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文化教学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模式。”

“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文化交流史,各种文明交流互鉴,共同组成了多姿多彩、共同进步的世界文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赵冬梅认为,本书的出版可以让外国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到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领略中国文化魅力,感受中国社会发展,加深理解认同,是一件事半功倍的好事。

《应用解读本》专委会成员王学松认为,《应用解读本》的出版恰逢其时。一是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国际中文教育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的独特作用,是其事业属性的体现;二是从学科体系上为中文和文化教学提供了依据,为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打下基础,这是其学科属性的体现;三是可以服务越来越多的中文教师,为中文学习者提供更优质的语言和文化教学服务,这是其教育属性的体现。(李依环、实习生余睿婕)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至:
退出全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