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本枢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系列文章之九十九
《道德经》全文共有81章,分为上篇《道经》,下篇《德经》。为什么会这么分呢?分章的理由是什么呢?
我们追本溯源梳理一下:我在开讲的早期曾经说过《道德经》有三个版本,一是王弼的通行本;二是1973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三是1993年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出土的竹简《老子》甲乙丙三组文字。三组文字最早的当属郭店竹简,成书于战国末期,最晚的是王弼通行本,成书于魏晋时期。后期的上百个释文、注疏都是在通行本的基础上展开的。
王弼通行本和帛书《老子》都分为《道经》和《德经》,郭店竹简没有区分,司马迁的《史记》也说“老子修道德,著书上下两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可见,老子的五千言分两篇大约形成于汉代。
为什么分为81章呢?
一些学者展开丰富的想象,猜测古人分章理由。有些学者认为,《道德经》源自于《易经》,是对《易经》朴素思想的解读,特别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观,其思想源泉就是《易经》中的《乾》
《坤》两卦,《道德经》分为81章是取自《易经》的阳爻“9”,“9”代表着天地之间的最大数,又代表着阳气、刚健有力的本质,《易经》中又有九九归一的说法,而“道生一”恰恰是老子思想的精髓,这就是《道德经》81章的由来。
我在第50讲撰写过《道经》总结发言,第51讲撰写过《道与德的关系分析》,详细阐述了老子笔下“道”的本质,老子笔下“德”的内涵以及“道”与“德”的密切关系。
“道体德用”是整部经文的核心。
历代学者在阐述《道德经》的中心思想的时候,总是会说一个词汇“道体德用”。道是体,德是用。体是什么?体是本质,是支撑一件作品的主要内容。
如果用人来做比的话,就人的身体而言,全身200多块骨头是支撑人体的道体,道体具有普遍性、具有共性、是最本质的、最核心的东西。能够区别甲、乙、丙、丁的是填充物—肌肉与脂肪,而肌肉与脂肪就是德用,区分不同的人的标志就是肌肉与脂肪。同样的道理,不同的人实施的德行是不一样的,德有深有浅,又分为上德下德,人的生长过程就是蓄积德行的过程。
老子的道体分为天道和人道。天道与自然、宇宙息息相关,是有关宇宙天地运行的规律。我们经常说,日月星辰此起彼落,雷电风雨交替出现,寒来暑往四季更换,春种秋收顺应时节,这些都是老子天道观的内容,也是我国朴素的唯物主义萌芽期。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系列文章多次阐述过老子的天道观、人道观;阐述过老子的上德与下德。
老子的“道体德用”是依托于天道修炼人道,在修炼人道的基础上获得一些成果,这些成果就是“德”,即得到了一些体会与领悟并践行在实际生活当中。德在古代既代表着美好、正直的品行,也代表着“得到”的意思。
老子希望一国之君能够成为圣人,按照“天之道”的法则修炼“圣人之道”,学习如何治国理政,如何治理百姓,如何修身养性,所以,老子笔下的“人道观”主要是“圣人之道”。
“尊道贵德”是老子的道德观。
老子在51章提出了“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大意是,在万物生长过程中是相伴而生、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促成了万物的动态生命体,构成了大千世界的勃勃生机。所以,万物生活在世界上都遵循着一个原则,那就是“尊道而贵德”。“尊道而贵德”的基本方式就是遵循自然规律,任其自然,没有各种各样的命令,没有各种各样的强权。
这几句话是老子有关“尊道贵德”的方针,不尊道,生命就不会存在;不贵德,生命就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伤害。
上德与下德是有区别滴!
老子在《德经》第一章全章第38章提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即最高境界的德是内化于心,可谓实至名归的有德。最低层次的德是外显于形,只能是形式意义上的有德而实质无德。
我对此有些疑问,德实质上是道在人类身上的具体体现,道是抽象的精神范畴,具有自然属性,其自身无法表现出来,借助于人类这个媒介,以德的形式演绎道的精神。所以说,道是本体,德是实用,不存在上德与下德之分。老子将人类社会的伦理价值分为德、仁、义、礼,而且这四种伦理价值有上下、高低的区分。本枢认为,下德完全可以归入仁或义中,不需要再将德分为三六九等,这样的分类反而复杂了。当然,老子距离我们几千年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现代社会差距也是相当大,我们无法穿越到先秦时代追踪寻源,老子为什么这么说,只能成为历史之谜,留待后人再去探索。
庄子就老子所说的第38章的内容写了一篇专论《德充符》,虚拟出四位德行高尚的残疾人士,通过四位上德之人的行为表现说明上德是如何内化于心并且不表现出来的。庄子借鲁国国君鲁哀公和孔子的对话,说明上德不德就是内德不外露。庄子指出,所谓的道德修养,就是保全中和之气,使万物自动亲近、依附上德之人。
“失道而后德”是老子的道德秩序。
第38章还提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是老子在对德、仁、义、礼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价值判断和偏好性选择。道是人们的精神领袖,天下大道盛行,百姓在无为的主线中各行其是、生活有序。随着时间的流逝,文明程度的提高,人心不古,道也就渐渐消失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德站出来,作为人们的精神支柱,统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行为准则。
请各位读者朋友注意,“失道而后德”并不是道失去以后德才会出现,道与德之间是有着过渡阶段和紧密衔接关系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先有道后有德,人们在尊道的路上发现了德,就出现了尊道贵德的局面,在发展的过程中,道渐渐离去,德逐渐成为主线。
81章经文大意: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大意是,朴实的语言最见真心,华丽的辞藻难掩虚假之情。见素抱朴之人不屑于辩解,能言善辩之人离道越来越远。有智慧的人回归道的本原,知识渊博之人称不上有智慧。
“圣人不积,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大意是,圣人总是功成而不有,本着奉献的越多自己越富有的原则为人处世。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争。”大意是,天之道是遵循生命生长规律,有利而无害;圣人之道是顺应天之道,有所作为但不争、不恃、不有。
81章通行本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争。
老子《帛书》甲本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
后记:
老子的《道德经》自此全部完结。
写到最后81章的时候,忽然发现《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竟然是99篇,九九八十一正是诸多学者解读《道德经》为何是81章的原因,九九归一、天长地久也是老子《道德经》里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
我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天意,大概这就是我和千年之前的老子结下的缘分吧!
希望以普通百姓角度与眼光解读的《道德经》能够给读者朋友们一些启迪。
谢谢各位朋友的欣赏与阅读!
【该内容通过维权骑士士值品牌馆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