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最核心的区别,一句话就能说清
播报文章
语音播报文章,释放双眼

    《红尘说禅》系列第13篇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学佛的人应该都听过这两个概念,但这两个教派分别代表了什么,却恐怕没有太多朋友知道了。

    乘,梵语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像舟其实就是车的意思——小乘佛教,就表示我的车很小,只能放得下自己(度己);而大乘佛教则表示我的车很大,愿意上的人都一起来(度人)。

    看过《西游记》的朋友应该都记得,当时唐僧在唐太宗举办的水陆大会上说法的时候被观音菩萨故意冷笑打断,然后就对他说道:“你这小乘佛教,度不得亡者超生,只可混俗和光而已。我有大成佛经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生,能作无来无去。”菩萨的这四句话啥意思呢?就是说只有大成佛经才能度别人,让人不入六道轮回(亡者升天),免堕恶道(难人脱苦),踏足极乐世界(无量寿生),究竟涅槃(无来无去)。当然了,这个只是最核心的区别,下面红尘君再来详细说一下二者各自的奥义。小乘佛教小乘佛教,也称为南传佛教或者上座部佛教,如今盛行于东南亚的越南,泰国,老挝,缅甸以及我国的云南地区,因其三藏及注释使用巴利语,故又称巴利佛教。当然了,你千万不要去这些地方问人家——“你们修的是不是小乘佛法啊?”,这就等于是到外国问对方“你是不是外国人”一样可笑,所谓小乘大乘都是相对而言的,双方都认为自己才是正宗,你要这样失礼被打了可不要怪我。

    小乘佛法,更多是以自我完善与解脱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四果阿罗汉和辟支佛,也就是声闻部和缘觉部,所以在小乘看来,其实佛也是阿罗汉,只不过是最大且唯一的阿罗汉罢了,没有菩萨这个果位。这里面罗汉其实又分为了四个果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红尘君下面这篇文章的介绍:罗汉的四个果位分别叫什么?都有何殊胜之处?而辟支佛修的是“十二因缘”,熟悉《心经》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其中“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几句,说的就是这十二因缘。准确的说,辟支佛要比阿罗汉的果位更高半筹,可以在没有佛的世界中独自开悟,而罗汉果位则不可以。

    小乘佛教的主要经典是四阿含经。大乘佛教说完小乘,我们再来说说大乘,其实这是个相对的概念,没有小乘也就没有大乘,没有大乘也不会有小乘。大乘佛教主要指的就是我们汉传佛教,然后又有了藏传,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的分支。

    大乘佛教也被称为是“菩萨教”,顾名思义,它和小乘佛教的最大差别就是多了“菩提萨埵”这个果位出来,而且四大菩萨非常有名,在如今的我国香火鼎盛,四大佛教名山更是每日信徒络绎不绝。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都是谁?各有何殊胜之处?这里有一个误区,就是许多修大乘佛法的朋友总认为“菩萨”比“罗汉”的果位要高,这个理解是不对的,只能说这是两种不同的修行概念,罗汉是“自觉”的自了汉,先把自己修的圆满再说;而菩萨是“自觉觉他”,一面自己修行,另一面也要帮助佛去度他人。罗汉分为四果,菩萨分为十地,都到了究竟之后确实菩萨的果位要高过阿罗汉,但若说所有的菩萨都比阿罗汉高那就有问题了,如果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的话——一个只是闷头学习的博士生和一个乐于助人但自己只是高中生的相比,绝不能说后者就强过前者。大乘佛教的经典就比较多了,《金刚经》,《般若经》,《妙法莲华经》,《无量寿经》等等都是。红尘说以上就是简单的小乘和大乘的区别,这里红尘君要强调一点——千万不要认为大乘就比小乘要高明,其实前者乃是基础,后者才是衍生。若是连小乘都修不好的话,那修大乘就等于是空中楼阁一样,有名无实,而且很容易变成“只说不做”的空洞学问,比如唐玄奘就是在东土大唐已经把小乘修的圆满了,观音菩萨这才会选他去西天求大乘佛经,若是换一个小乘都是半吊子的,那根本没有可能把大乘经文带回来。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至:
    退出全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