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中,霍元甲之父霍恩第与赵健之父签订生死战,擂台比武,霍恩第最后一招绝杀掌已经劈到了对手头上,本可以一招致命,但霍恩第却犹豫没有劈下去,以至被赵健之父趁机反扑,踢下了擂台,输了比赛。
霍元甲见之非常不是滋味,认为父亲不够果断,于是青年时期的霍元甲拳风狠辣,对手非死即残。在徒弟被津门秦爷教训之后,霍元甲立马提刀上门,毫不留手,以一拳以螺旋的劲力击穿了秦爷的心脏,宣告胜利,但带来的是亲人遇害,更获知徒弟有错在先,于是亲人遇害与对秦爷的愧疚让霍元甲失魂落魄,行尸走肉般的残喘了九年,直到乡下遇到稚嫩的阿黄偷牛事件,霍元甲才幡然醒悟,领悟了武术的真正意义——止戈为武!原来,父亲当年不是犹豫,而是不忍心下狠手,只是想止戈而已。
现代很多影视剧中,大侠与外国大力士,或好斗的武林中人比武,打败了对方之后,往往会以“止戈为武”来教育对方一番。那么,“武”字的本质真是止戈为武吗?甲骨文揭开了这一秘密。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军攻打郑国,中原霸主晋国率军救援,双方在邲地(今河南郑州北)展开争夺,但晋国将帅不和,战和意见不一,部分军队渡过大河后退,部分军队在河一边犹豫应战,于是晋国遭遇一场耻辱的战败,暂时失去了霸主地位,历史上称这一战为“邲之战”,楚庄王因而一战称霸。
战争之后,楚国的天下第二潘党(天下第一是楚国的养由基),建议楚庄王把晋军尸体堆积起来,筑成一座大“骨髅台”(叫做“京观”),作为战争胜利的纪念物,借此炫耀楚国武力,以震慑诸侯。
楚庄王却不同意,说战争目的不是宣扬暴力,而是为了禁止强暴,给百姓带来安定生活,从“武”的文字上来说,是由“止”和“戈”两个字组成,“止戈”才能为“武”,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楚庄王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这是止戈为武的始文。
别看楚庄王说的大义凛然,但纵观春秋战国,楚国一直都是好战之国,灭人国绝人祀,楚国庞大版图的背后是无数国家的灭亡。而且,春秋时期楚国一直被中原诸国认为是蛮夷,原因之一就在于楚国不遵守规则,包括战争礼仪。
因此,楚庄王说的“止戈为武”,用现在的话说叫政治作秀,更重要的是,楚庄王说“夫文,止戈为武”,武字真的是止戈两个字组成吗?
甲骨文中的“武”,是上下结构,上部是一把戈,下部是一个止,两者合一为武(见下图)。如果不看甲骨文中的“武”字,可能会觉得止戈为武没有错,但问题在于,甲骨文中的“止”,并非现在“止”的意思。
总而言之,“止”的本义是“脚”,脚用来走路,而走路自然有一定的目的地,于是“止”便引申出“至、到”的意思,到达目的地之后自然不再走了,所以“止”又有了“停止”的意思,大约在商周交替时期“止”有了停止的意思,《易·蒙卦》说“山下有险, 险而止”。可见,中国文字真的博大精深,每一个文字的背后都有悠久的演化历史和丰富的想象力。
通过“止”字含义演变可知,“武”字出现之初,不可能是止戈为武,反而更为攻击性,本意应该是征伐示威,即持着兵器戈行军打仗。
文字学家于省吾一语道破“武”字真相:“武从戈,从止,本义是‘征伐示威’。征伐者必有行动,‘止’即表示行动也;征伐者必用武器,‘戈’,即武器也。”当时,古人一旦用武,压根没有什么后世的止戈为武之说,背后充满了暴力。
因此,用“止戈为武”来解释武字,虽然富有哲理,也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从文字本意上来说却是错误的。
与之相关的是,“武”字还是一种金属打击乐器,《礼记·乐记》:“始奏以文,复乱以武。”东汉郑玄解释:“文谓鼓,武谓金也。”
可见,“武”与“舞蹈”息息相关,那么两者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有学者认为,武的舞蹈意义应该早于征伐意义,原因很简单,上古先民使用简陋的武器狩猎,围着猎物跺脚呼喊,将猎物赶到陷阱中猎杀,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原始的劳动舞蹈,之后演化为巫师舞蹈,甲骨文中的“武”是上戈下脚,未必是行军征伐,还有一种解释是手持兵戈跺脚,即是对上古狩猎场景的原始舞蹈再现。也就是说,武字的造字思维逻辑渊源,还可能是手持兵器跺脚,到了兵戈出现之后,就用戈与脚来表现原始狩猎场景。
参考资料:《甲文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