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国情报机构
英国情报部门由国家安全局、秘密情报局、空军情报局、海军情报局和政府通信总部等共同组成,最后由英国联合情报委员会统一管理。
还有负责监视英国境内恐怖分子活动的英国伦敦警察局(苏格兰场)等情报机构。比较著名的是国家安全局、秘密情报局和政府通信总部,号称英国情报机构“三驾马车”。
国家安全局,以前的正式名称是“军事情报部第五处”(MI5),主要负责英国国内的安全工作,性质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相似,所以又被称作“保安处”。
秘密情报局,以前的正式名称是“军事情报部第六处”(MI6),主要负责搜集英国国外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情报,从事间谍情报和国外反间谍活动。秘密情报局对外又曾称为“政府电信局”或“英国外交部常务次官办事处”。它工作的重点是防范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政局不稳、犯罪活动和贩卖毒品等被认为与英国国家安全有直接关系的领域。西方情报界把秘密情报局看作是英国情报机关的前身。
政府通信总部,是英国为其情报服务提供政治和军事方面的通信情报的机构。由于政府通信总部获取情报需要监测各种各样的通信和其他电子信号,因此其驻地分散在世界各地。
英国情报部门开创初期,军事情报分设几个处,但它们并不是都负责情报业务,英国情报机关改组后,MI5和MI6的编制和称号被延续下来。
二、英国秘密情报局简介
英国秘密情报局一般指军情六处(英国陆军情报六局的简称),军情六局全称是英国陆军情报六局(MI6=Military Intelligence 6),又称秘密情报局,缩写为SIS(SIS=Secret Intelligence Service) 代号MI6。对外又称“政府电信局”或“英国外交部常务次官办事处”,西方情报界把MI6看成是英国情报机关的“开山祖师”。从伊丽莎白的开创初期至今,它和它的前身都是严格保密的,也称秘密情报处,原为英国情报机构海外谍报系统。2011年5月28日,《军情六处》中文版问世,解密真实007谍战传奇。
自从军情六处公开了身份以后,一直受着不明人士的威胁。
一名情报人员就被逼将英国所有军情六处情报人员的名单泄露到英特网上,但没有成功。英国的一些批评家认为政府只透露了一半的情报工作,另有一大部分是不为人知的。
英国秘密情报局是英国对外的情报机构,原为秘密情报局国外处,负责为英国政府在全球各地收集情报,主要任务包括反对恐怖主义、武器扩散与海外地区动乱带来的威胁。
英国的特别司法机构--调查权力法庭2014年12月5日裁决,英国情报机构政府通讯总部的情报搜集系统没有违反《欧洲人权公约》。
三、英国秘密情报局历史
军情六处创建于1909年,它的全称是Military-Intelligence-section-six意译为英国军情六处,是英国军方情报部门负责搜集国外情报和反恐怖主义活动的组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一直是在处于极度机密的情况下进行工作,不受政府领导,政府部门的名单上没有它的名字。
1908年,六名军情六处的特工在俄罗斯西部进行收集情报的工作时遭秘密暗杀。经过一年时间的调查得知,暗杀凶手为俄罗斯民间暗杀机构“索佩昂斯”的两名小组成员。
1909年1月,神秘的暗杀机构“索佩昂斯”迫于英国政府的愤怒谴责而关闭,结束了7年的暗杀生涯。
1909年,为解决德国间谍在英国活动日益频繁的情况,英国情报机关根据首相阿斯奎思的建议进行改组,英国陆军情报六局(MI6=Military Intelligence 6)的称号由此诞生。
1909年军情6处与军情5处同时成立,第一任处长是皇家海军上校曼斯菲尔德·卡明,后来扩展为秘密情报局。
1909年,英国情报机关改组后,MI6的称号一直被沿用下来。军情六局是英国的主要间谍情报机关,它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在国内外搜集政治、经济和军事情报,从事间谍情报和国外反间谍活动。
1930年,军情6处内设一个专门从事破坏和颠覆活动的D处。
1939年改组,归国防部领导。主要负责在国外进行情报间谍活动,如打入敌对国的组织内部进行策反、招募等。总部设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桥南边一幢20层楼内,对外称“政府电信局”,该处由外交部控制。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军情6处经历了组织上和行动上一系列不幸灾难。1939年11月9日,在荷兰边境小镇芬洛,两名英国高级情报官亨利·史蒂文斯少校和佩恩·贝斯特上尉,轻易被德国党卫队欺骗并劫持。军情6处从而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情报渠道。在当时,情报的搜集主要是由驻外情报站来提供。这些材料送回伦敦后,总部人员对其进行分类和分析后,分发给各“用户”--陆海空三军。芬洛事件后又遇上财政困难,军情6处陷入了混乱不堪的局面。
1940年7月22日根据丘吉尔首相的命令,新成立的特别行动属将D处接管。特别行动属的任务是在海外进行破坏性活动。特别行动属由英国经济战争部部长休·道尔顿博士组建,不久,又由弗兰克·纳尔逊爵士接替道尔顿。
1940年5月,德国的闪电战使英国不得不关闭了在欧洲的各个情报网,军情6处只剩下在中立国为数不多的几个情报站。
军情6处第二任处长辛克莱海军上将在任职14年之后,于1939年11月4日因患癌症去世,随即由其副手斯图尔特·孟席斯接任。面对困境,孟席斯毅然抛弃传统的刺探情报观念,把目光投向了刚刚接管过来的政府密码学校,决心依靠对密码学校的利用,从截获和破译德国电报中获取情报。他果然如愿以偿,布莱切利庄园破译人员获取的“厄尔特拉”(超级机密)为英国赢得最后的胜利立下了奇勋。
丘吉尔担任首相后,情报机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大量才华出众和有献身精神的年青人,从大学、从伦敦商业界、知识界纷纷应召加入秘密情报组织。值得一提的是,“二战”爆发后,英国从监狱释放了不少偷窃技术高超的保险柜撬窃犯等刑事犯罪分子,要他们为盟军服务。其中大多数人获准参加突击队;少数人参加军情6处,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制锁、撬保险箱和爆破。这看来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战时对策,因为按英国招收间谍的传统标准来看,理想的间谍是一个出身于上等社会、有经济收入、性格开朗的年轻人。他必须受过比一般人稍高的教育,英俊、勇敢、顽强、比较冷静和客观,一如银幕上的“007”詹姆斯·邦德。因此,英国的间谍机构历来都重视从牛津和剑桥这两所世界名牌大学中招收间谍。
1942年5月,特别行动属组织参与了暗杀纳粹党卫队保安局局长莱因哈德·海德里希的事件。1942年5月27日,海德里希在捷克被暗杀,这次行动引起了德国法西斯分子百倍的疯狂报复。单在布拉格就有1万多人被捕,至少1300人被杀。最野蛮的暴行发生在利迪斯村,这个位于布拉格附近的小村庄,环境宁静优美,村里的红瓦房围着一座古老的巴罗克式教堂,恍如世外桃源。一天夜里,党卫队突然包围了村子,全体村民不管男女老幼都被集中起来。党卫队以村里曾有村民掩护过暗杀者为由,把村民中16岁到70岁的男人通通枪毙,将妇女儿童全部用卡车送进集中营,然后一把火将整个村庄的房屋烧毁。
特别行动属确实值得称赞的成绩,是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其特工人员非常成功地拖住了德国精锐的装甲部队,延误了他们抵达沿海地区的时间。
1995年,军情6处总部搬到了现在的大楼,位于伦敦维多利亚区泰晤士河畔(位于Vauxhall Bridge东端北侧)。
英国秘密情报局的总部从1994年以来位于伦敦的缶克斯十字。这栋充满特色的大楼是由特利·法拉建筑师设计的,也成了伦敦的主要路标。此网站充满该楼的照片。这栋大楼取代了位于拉母贝特的世纪大楼。
四、英国秘密情报局人员构成
军情六处创始人是赫赫有名的英国“情报之父”卡明。1922年,卡明给自己取了个代号“C”,从此以后军情六处一直被外界称为神秘的“C”。而英国007系列“间谍小说之父”弗莱明所创作的第一部007系列小说《皇家赌场》中的双面女谍琳德,就是以被丘吉尔称为“心爱女谍”的军情六处女间谍克里斯汀为原形改编的。可以说,神秘的“C”在战争中为盟军提供了许多有战略价值的情报。
军情六处创始人:曼斯菲尔德 卡明
新掌门人
英国秘密情报局即军情六处2009年11月1日迎来了新掌门人:
现年53岁的约翰·索沃斯。索沃斯拥有丰富的外交工作经验,但他在情报工作方面却资历浅薄,不少人对其任命持保留态度。而在索沃斯接受任命不久,他的妻子就将数十张家庭生活照曝光于社交网站,更惹人质疑他的专业素质。
现任局长 约翰·索沃斯
历任局长:
曼斯菲尔德·卡明(1909年--1925年)
休·辛克莱(1925年--1939年)
斯图尔特·孟席斯(1939年--1952年)
John Alexander Sinclair (1953年--1956年)
理查德·怀特(Richard White)(1956年--1968年)
约翰·伦尼(1968年--1973年)
莫里斯·奥德菲尔德(1973年--1978年)
Dick Franks(1979年--1982年)
Colin Figures(1982年--1985年)
Christopher Curwen(1985年--1989年)
Colin McColl(1989年--1994年)
David Spedding(1994年--1999年)
理查德·迪尔洛夫(1999年--2004年)
约翰·斯卡利特(2004年--2009年)
约翰·索沃斯(2009至今)
反对
一些军情六处前首脑将照片曝光事件视作索沃斯缺乏情报工作经验的表现,认为不应该任命他为这一机构的掌门人。“这是一个糟糕的错误,”军情六处一名前首脑直言不讳地向《星期日泰晤士报》发泄自己的不满。在他看来,任命一名只在军情六处短暂工作过的人为首脑,会打击特工们的士气,“他们(特工)把一生奉献给了秘密情报局。”“我知道什么样的人受欢迎:拥有政府部门工作风格丰富的人际关系等。但这些不应该成为挑选军情六处首脑的主要标准。首脑的主要职责是领导秘密情报局,尽管索沃斯有许多才能,但我并不确信他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这名前首脑还毫不留情地抨击英国外交大臣戴维·米利班德,认为他不该选择索沃斯为军情六处新掌门人,“一名毫无经验的外交大臣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索沃斯有能力,工作也相当勤奋。但米利班德没有考虑担任军情六处局长所需的能力。” 军情六处首脑人选原则上由外交部常务次官彼得·里基茨等3名官员组成的委员会决定,但英国政府一名内部人士说,首相戈登·布朗授予米利班德决定权,人选事实上由米利班德一人说了算,“如果你把3名常务次官放进一个房间里,他们总会知道自己的顶头上司想要什么结果”。
英国外交部一名消息人士说,米利班德之所以支持索沃斯出任军情六处掌门人,原因在于他认为这一情报部门的掌门人需要具有外交谈判和政治技巧,以处理军情六处眼下面临的复杂形势。这名消息人士说,索沃斯的任命让军情六处不少内部人士感到相当失望和不满,他也认为索沃斯上任前不应出现家庭照曝光的事件,“他(索沃斯)一年前就知道自己会得到这一职位,结果还弄出这种事情,真是荒谬。”
支持
索沃斯也不乏支持者。他们认为索沃斯丰富的外交经验能帮助他胜任军情六处局长这一职位。索沃斯曾任英国驻美国叙利亚忿门埿幓等国外交官和前首相托尼·布莱尔的首席外交政策顾问,获任军情六处首脑前是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我完全支持对约翰(·索沃斯)的任命,”前英国外交大臣戴维·欧文说,“他完全可以胜任这一职位,我从来不认为这存在任何问题:他聪明而严肃,富有经验。”索沃斯当年离开军情六处后进入英国外交部,于上世纪80年代被派驻南非,当时的英国驻南非大使是罗宾·伦威克。伦威克是英国时任首相撒切尔夫人最器重的大使,得到他的青睐是索沃斯后来开拓仕途的重要财富。
在索沃斯驻南非期间,正值种族隔离制度行将崩溃的时代,英国需要与南非黑人团体加强联系,包括索沃斯在内的一帮年轻外交官因此得到提拔响た啒现个人才能的机会。撒切尔夫人执政后期,索沃斯受命负责策划英国轮值欧盟主席国任期内的事务,在撒切尔下台后,他又得到新外交大臣道格拉斯·赫德的常务秘书这一美差。布莱尔上任后,立即发现索沃斯的才能。“他(布莱尔)有点厌烦了那些拿腔拿调的上流精英阶层总教训他不该做什么。约翰(·索沃斯)有点像他自己--直爽迿意但很有权威--我觉得他(布莱尔)在索沃斯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一点影子,”一名观察家说。
索沃斯2001年被任命为英国驻埃及大使,两年后布莱尔将他派往伊拉克,负责评估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局势。索沃斯到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不久就发回一份题为《伊拉克:出了什么问题》的报告。他在报告中说,英国政府必须尽快出台以巴格达为中心的战略。他抨击美国对巴格达的管理呈现“难以置信的混乱”,建议英军接管巴格达防务。尽管布莱尔最终没有派遣英军接管巴格达防务,但索沃斯的建议得到不少人赏识。欧文说,假如当时英国政府听从索沃斯的建议,“至少可以减缓”巴格达局势恶化的态势。索沃斯还曾经作为英国外交使团负责人参与有关伊朗核计划的谈判。索沃斯大学时学习物理专业,“他可能是(使团中)那个真正明白核弹是怎么回事的人,” 使团一名成员说。
五、英国秘密情报局职责目的
军情六处的主要目的不断在香港进行渗透与从事间谍活动。
自冷战结束后,军情六处的工作重点从“苏联威胁”转向搜集国外情报,反恐怖主义活动以及反走私反毒品等一系列工作中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军情六处处在极度机密的情况,不受政府领导,政府部门的名单上没有它的名字。
为了改变政府对其指挥上的被动局面,在英国前首相梅杰执政期间,他把军情五处拉到了政府的名下,业务上对英国外交部负责,为政府处理安全、防务、外事、经济方面的事物搜集情报。
2009年,索沃斯出任军情六处处长之后更倾向于将情报工作回归伦敦总部,重点培养一批计算机专业人才和后勤技术人员。特工在国外执行秘密任务的“冷战时期模式”已经过时。军情六处眼下急需应对网络安全问题,防止关键计算机系统遭恐怖分子或其他对手的恶意攻击。
主要职责有:
1.秘密情报人力资源(即特工):特工是能够就调查目标提供秘密报告的人力资源,他们不是军情五处成员,但是最重要的秘密情报资源。特工行动由受过特别训练的官员负责,能持续很长时间,有时长达多年。
2.直接监视:即跟踪和观察目标,这项工作由具备高级技能的专业监视官执行。他们通过车辆、徒步或固定监视岗执行任务。军情五处监视部们常与其它政府部门(特别是警方)密切合作。
3.通讯截取:如监听某特定电话或打开、阅读目标信件或电子邮件中的内容,必须由内政大臣签署监视状授权方可执行。
4.侵入式监视:如对某人住宅或车辆进行监听。
英国情报组织揭秘(最新修订版)
作者:王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