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望余雪》
唐代: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书法作品
注释、作者简介、创造背景、赏析
【终南】:山名,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六十里处。
【余雪】:指未融化之雪。
【阴岭】: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曰阴。
【林表】:林外,林梢。
【霁】:雨、雪后天气转晴。
祖咏 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祖咏曾流落不遇。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这是一首应试诗。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祖咏看完后思考了一下,写出了四句就搁笔了。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看法。结果祖咏未被录取。
题意是望终南余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做“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积雪浮云端”,这个“浮”字下得十分生动。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正给人以“浮”的感觉。这里虽没有提到阳光,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末一句,写“望”中所感。望终南余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余雪的题目,写到因望余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就不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了。
王士禛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称为咏雪的“最佳”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