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看来,父母包办婚姻制度作为封建社会的典型习俗,在过去千百年里成为中华民族这个古老文明的情爱枷锁。
有诸多男欢女爱被这一封建制度所拆散,又有许多貌合神离的夫妻被其所捆绑。然而,倘若以此为由批评这一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不免陷入了时代价值观与历史价值观相悖的误区。
婚姻制度作为封建社会的重要组成,其维护社会安定、巩固阶级稳定的作用要远大于家庭幸福与个人实现。这种讲究门当户对的婚姻模式,尤其适用于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这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屡见不鲜。
在我国近代史中,蒋介石与宋美龄这对典型的政治联姻便极具代表性。当时的蒋介石需要宋氏家族的政治支持,而宋家也需要这位未来的政治明星的政治庇护。
然而在这桩外人看来的美女配英雄的婚事背后,却孤零零地站着一个为蒋介石守候多年的女人,也隐藏着一段令人唏嘘的失败婚姻。
这个女人便是蒋介石在14岁便与之成婚的原配夫人毛福梅。
而毛福梅嫁给蒋介石时已经十八岁,二人的结合是典型的父母包办婚姻,尽管两人存在着女大男小的情况,但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司空见惯的。
除了年龄稍有差距外,当时的蒋家与毛家都是村里的望族,不可不谓是门当户对。只是这对这桩看似普通不过的婚姻,在清末民初那个动荡频仍的时代背景下,一对新人却走上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
“我和中正新婚前两个月的确有过蜜月期,只是后来,命运弄人,身不由己。”
正如毛福梅所言,除了新婚时的乍见之欢,蒋介石对于二人的婚姻不但没有经营,甚至还屡次想要摆脱。
期间蒋介石更是在外寻花问柳,置老家的正室毛福梅于独守空闺。
然而毛福梅却坚守妇道,照顾公婆,养育独子。纵使是在蒋介石带宋美龄回老家与其办理离婚,面对这般侮辱与窘境,毛福梅依然有礼有节,不失大度。
然而现实对于这样一个恪守封建婚姻规则的女性却没有丝毫地怜惜。最终毛福梅不但不得不与蒋介石离婚,她与自己唯一的儿子蒋经国更是聚少离多,甚至整整十三年不得相见。
而其晚年更是孤苦一人,最后不幸在战乱中被日军炸死,而其死后,蒋介石仍旧不愿意把她写入家谱,甚至不承认他们曾经的夫妻关系。
下面就让我们回顾毛福梅的人生,从这段命运悲歌中品味那个特殊年代的造化弄人。
悲剧的起点
对于十八岁的毛福梅来说,嫁给十四岁的蒋介石本身是一桩门当户对的亲事,然而从新婚第一天开始,这个注定要在未来兴风作浪的小丈夫,便表现出其顽劣不堪的一面。
在结婚当日,蒋家按照奉化当地的习俗,要在喜宴开始前燃放爆竹,欢天喜地的爆竹声过后,参加宴席的本地儿童都争先恐后地抢拾散落满地的爆竹蒂。
这本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婚庆习俗,然而在那些俯身低头拾爆竹蒂的孩童中,竟然出现了当日的主角、新郎官蒋介石的身影。
只见身穿红袄、头戴礼帽的蒋介石正满脸堆笑的在顽童间哄抢,完全不顾自己今天的身份,胸前的红花更是早已经甩在屁股后。
见到此景的毛福梅,真是又急又气,急的是本该和她坐在一起的新郎官现在甩下她一人,竟然跑去拾爆竹蒂头,这让她尴尬地两颊火热。
气得是这个已经十四岁的蒋少爷,竟然不知道在奉化当地有句谶谣:“新郎拾蒂头,夫妻难到头。”
当时的蒋介石或许是童心未泯、贪玩成性,但是对于宴席上坐着的村里长辈而言,已经无可奈何地皱起了眉头,尤其是毛福梅的父亲,更是觉得颜面扫地,没想到居然把女儿许配给这样一个顽童。
然而,蒋介石的顽劣还远不止此,在新婚当晚,还习惯与母亲同居的少年蒋介石,便留下新娘毛福梅独守婚房,自己跑去和佣人挤了一晚。
这对于年方十八的毛福梅来说,可谓是心如刀绞的打击,一个年轻貌美的新娘,新婚之夜只能对着红烛空床流泪,而隔壁的新郎官却毫不在意,这不可不谓之悲哀。
然而,这还只是这段悲剧婚姻的开始。按照当地的习俗,新婚第二天新郎要带着礼物在当日中午之前赶到丈人家回礼。
蒋介石自然也不例外。只不过毛家从清早便着手准备迎接新姑爷,到正午还不见村头有蒋家回礼的身影,再到日落西山也没等来蒋介石,这让毛家人如坐针毡。
就在毛福梅的父亲焦急万分之际,蒋介石喜笑颜开地提着一串大爆竹大摇大摆地来到了毛家门前,原来蒋介石竟半路跑去毛家祠堂串花灯,把回礼这件事抛在脑后了。
这让毛家上下都恼怒不已,尤其是毛福梅的父亲,更是直接把蒋介石拒之门外,扬言不认识这个顽劣的小少爷。
毛福梅与蒋介石的婚姻生活就在这样的闹剧中开始,村里人都记住这个在大婚当日拾蒂头的新郎官,却无人注意到独守婚房、寂寞黯然的新娘毛福梅。
不过正如前文毛福梅所言,尽管十四岁的蒋介石贪玩成性,但是新婚的前两个月,二人还是度过了一段甜蜜时光,毕竟都正值青春年少,虽然没有多少共同语言,但是还算夫唱妇随。
或许对于毛福梅来讲,丈夫肯与自己行夫妻之礼,肯陪伴她的饮食起居,便算得上是蜜月期了,只不过对于蒋介石而言,裹着小脚的毛福梅没有太多吸引力,这一点在后来蒋介石的日记中多次提及。
关于蒋介石对毛福梅的冷淡与薄情,最有力的证据便是两人婚后迟迟没有生育,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极其不寻常的。
直到1910年,二十八岁的毛福梅才生下她和蒋介石唯一的孩子——蒋经国。
唯一的寄托
关于蒋经国的身世,坊间一直盛传其并非蒋介石的血脉,更有研究者指出,蒋介石在其混迹上海的早年,便因外伤导致其失去了生育能力。
因为蒋介石与毛福梅不但结婚十年都没有子嗣,而且蒋介石与其他几个公认的情人之间也没有留下子女,这更让蒋经国的身世之谜蒙上了一层迷雾。
当然,无论事实真相如何,对于毛福梅来说,这个迟来的儿子蒋经国都是其毕生的寄托。
蒋经国生于1910年,当时二十八岁的毛福梅已经独自在老家赡养蒋介石的母亲多年,而彼时的蒋介石,刚刚从东京振武学院毕业,并加入了同盟会,干起了革命事业。
或许从蒋介石偶尔寄给其母亲王采玉的家书中,毛福梅能够知晓这位年轻的丈夫这些年正在上海、东京等大都市里打拼,甚至已经出人头地、有所建树。
但这对于身居溪口老家的毛福梅来说,是完全想象不到也理解不出的两个世界。丈夫蒋介石在外面的风光也好,风险也罢,对她来说都过于遥远,尤其是蒋介石在家书中基本不提及她,这更令毛福梅感到心灰意冷。
她唯一期盼的是能够尽到自己为人妻子的责任,为蒋家传宗接代,这一天终于在结婚十年后到来,她的人生长路终于有了希望。
蒋经国出生后,毛福梅既感受到了身为人母的喜悦,也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尤其是蒋介石多次在信中提及将来要接蒋经国去城里读书。
毛福梅清楚蒋介石的性格,也明白自己的儿子蒋经国迟早有一天会远走高飞,越是想到未来的母子离散,毛福梅越是对蒋经国疼爱有加,可以说在毛福梅的后半生里,蒋经国成为她唯一的精神寄托。
当然,该发生的迟早要发生,在蒋经国十二岁这一年,已经发迹的蒋介石不顾妻子毛福梅的反对,毅然决然地把蒋经国接到了上海读书,随后又出国到苏联深造。
毛福梅尽管反对蒋介石将其唯一的依靠从身边夺走,但是考虑到儿子蒋经国的未来发展,也不得不忍痛割爱。
只不过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分别竟长达十三年之久,而当1937年母子重逢之时,蒋经国已经组建了家庭,还生下了孩子。
对于自己的儿媳妇是个苏联人这件事,毛福梅表现出了不属于一名乡下妇女的宽容,但是她却十分在意蒋经国夫妇没有举办中式婚礼这件事。
在毛福梅的再三要求下,蒋经国与其爱人费娜在溪口举办了传统婚礼,同乡们见到蒋家娶了一位洋人无不纷至沓来围观。
而在婚礼当日,毛福梅脸上浮现了久违的红晕,或许她从蒋经国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丈夫蒋介石的身影,又想起了当初“新郎拾蒂头”的笑话。
尽管蒋介石多年不在身边,但是如今她为蒋家已经带来了第三代,她也是名正言顺的蒋夫人,看起来谶谣的后半句并没有应验,自己也可以心安理得的走完后半生。
然而,命运对于这位一生都在恪守妇道的女人却没有丝毫同情,反而将最后一块遮羞布扯掉——蒋介石要和她离婚。
从夫人到姐姐
当眼前这个意气风发、官威十足的男人提出要跟自己离婚时,毛福梅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十八岁嫁入蒋家那一刻。
只不过与当时年过十四、少不更事的小少爷不同的是,如今的蒋介石已经变得不怒自威、高深莫测了。
而且蒋介石此番回乡提出离婚,显然是有备而来,他不但请来了家族里的长辈进行调和,甚至还命令当地的父母官作为见证。
而这些人无不是站在蒋介石这一边,唯一肯替毛福梅说话的蒋母已于几年前过世,这也是蒋介石为何胜券在握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是十分喜欢毛福梅这个儿媳妇的,这得益于毛福梅对她无微不至、无微不至的照顾与侍奉,也因为蒋母明白自己儿子蒋介石对这位儿媳的冷落与薄情,因此心生亏欠。
而蒋介石又是出了名的孝顺,因此当蒋母在世时,蒋介石从来不敢提离婚再娶之事,而今眼见没人替毛福梅说话,他便上演了这场“离婚逼宫”。
尽管毛福梅一再拒绝,但是最终还是同意在离婚协议书上按了手印,只不过她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离婚不离家。
这已经是毛福梅最后的底线,她可以容忍自己的丈夫带其他女人回来,也可以忍受与自己的亲骨肉聚少离多,但是她必须要留在蒋家,不能接受扫地出门的结果。
或许很多人无法理解,明明已经离婚,而且丈夫又有了新的妻子,毛福梅为何一定要赖在蒋家不走?难道是贪图当时蒋介石的权势,还是想要蒋家给她养老?
对于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只能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因为纵观毛福梅的一生,其始终以“恪守妇道”要求自己,无论是赡养公婆,还是生儿育女,她都在以传统女性的标准作为自己的准则。
因此,她最不能接受的便是作为一个已婚女人,被夫家逐出门户,这不但会让她的家族颜面扫地,更是自己无法面对的结果。
也正因如此,对于那些质疑蒋经国并非蒋介石所生的声音,是没有站在毛福梅的角度考虑,因为对于这样一个一生都默默忍受、通情达理的女人,是绝不会做出违背功德、背叛丈夫之事。
纵使如此,毛福梅也没有机会在蒋家安享晚年,在1939年,她不幸被日本侵略者的流弹击中,死于非命。
得知毛福梅死亡的消息,蒋经国立即赶回老家,并万分悲痛地刻下“以血洗血”四个字立志为母报仇。
而对于蒋介石来说,他非但没有出席毛福梅的葬礼,甚至还拒绝将毛福梅的名字写进蒋家的族谱,最后虽然妥协,但是毛福梅的身份也从“夫人”变成了“义姐”。
回顾毛福梅的人生,或许很多人会感慨命运的不公,但是这都是毛福梅自己的选择,也是封建社会女子思想禁锢的缩影。
对于后人来说,既没有资格评价,更不应该去质疑,唯有认清自己所处的时代,过好自己的生活,完成属于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