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中华文明特有得文化,它的特点是句式工整、语言凝练,能够用最少的词汇来表达最丰富的意义。既有诗词歌赋那样的朗朗上口的美感,也有文史小说那样蕴含哲理。所以,成语应该是最便于学习,且最广为流传的一种文化,也可以说它带着中华文明最浓缩的精华所在。
所有的成语背后必然有着一个故事来源,先贤们对故事进行压缩提炼,最终总结出四个字,从这个意义上讲,成语兼具故事性与哲理性两重属性。无论是社交场景,还是游说商谈,能够将成语熟练引用,到达出口成章的程度,总能给人增加不少印象分。所以数千年来,华夏文明能够文风盛行,成语功不可没。
鉴于成语本身的来源是生活故事,这边决定着成语往往与生活实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试想用四个字能够说清一件事,古人的智慧实在高超。从成语的分类来看,它有辞藻华丽类型,像琼楼玉宇、错彩镂金、侈丽闳衍;也有富含哲理类型,像曲突徙薪、负薪救火、厝火积薪。
笔者今天要分享的这个成语,它与生活实际有着巨大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个人人都要面临的社交难题,它叫“两面三刀”。生活中“两面三刀”得很让人头疼,笔者通过思考多日,得出一些心得体会,接下来有说的不妥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两面三刀,这个成语并没有太多年代感,最早见于元代戏曲家李行道《灰阑记》一书,说北宋年间,开封府尹包拯查看马俊卿的案情,马俊卿正妻陷害小妾张海棠谋害亲夫,极力为自己寻找各种理由,自称不是“两面三刀”的人。这便是两面三刀的来历,它与很多成语不同,大部分成语都是来自正史故事,两面三刀却是出自不甚高雅的元代戏曲。
无论是小说、影视剧,或是现实生活中,“两面三刀”的人实在不少,且此类人非常令人讨厌。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是人前背后说辞不一,当着你的面会极力逢迎你,说你各种好,扭头一转身,刚刚还是大好人的你,很可能又变成他嘴里数落的对象。这类人最经典的形象便是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当着人面的时候,她是善解人意、体谅别人的知心大姐姐,躲在人后又会极力说人的不是。
此类人往往能力出众,但心术不正。他所有的所作所为只是为自己而活,想要让自己达到左右逢源的目的,让周围人都喜欢,让上级对自己器重,让下人对自己心生畏惧。可惜很多时候会像王熙凤一样,落得个“人算不如天算”的结局。两面三刀的具体含义
生活中“两面三刀”的出现频率很高,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便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必然会有两面三刀的人掺和其中,所以如何与两面三刀的人打交道是个很重要的社交学问。在此之前,不妨先弄清“两面三刀”的具体含义。
所谓“两面三刀”,顾名思义包括两面和三刀。两面是指阳面和阴面,阳面是人前的那副嘴脸,往往给人呈现出道德伟岸的模样,逢人三分笑,不笑不说话,也可以理解为“笑面虎”;阴面是背后的一套,没有面对人群的时候,往往会拉下脸,面无表情给人一种阴险的感觉。两面合在一起,便是“阴阳脸”。
“三刀”很多人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它指的是软刀、硬刀、险刀共三把刀。软刀不难理解,生活中常说“软刀子杀人不见血”,说的便是此刀。软刀子是社交中的第一手策略,先采取温和的方式或者能哄带骗,若是对方顺从的话,一切都照常进行。
硬刀往往是第二步,叫作“硬刀子杀人不留情”。一旦软刀子不灵时,两面三刀的人便会“图穷匕见”,既然软得不行,那就来硬的,磨刀霍霍准备拿旁人开刀。
险刀万不得已不会用,从名字中便能得知,有着铤而走险的意思,所以社交中有句话说“险刀子杀人没法防”。说的是若遇上那种“软硬不吃”的硬茬,只能铤而走险、出其不意用奇招搞定对方。
凡事都有一体两面,世界上有好人,也必然有坏人;有君子,也有小人,这是谁也无法逃避的问题。咱们谁也不能保证一辈子遇上的都是良人,所以,掌握应对小人的一些方法还是非常实用的。
小编认为,小人是永远防不住的,但规避小人最好的办法是“敬而远之”,与他们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像孔子说的那样,小人“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拿捏好分寸,保持着适当距离才是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