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上新|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学者与大师的宁静书桌
播报文章
语音播报文章,释放双眼

来自四川

    今(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博物馆是时代与历史的镜鉴,记录着历史,引领着未来,也为公众提供充满活力的文化空间,让大家在这里收获归属感和幸福感。

    去年和今年,许多博物馆新鲜亮相,或即将亮相。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特色与故事,红星新闻特推出“博物馆上新”,让我们走进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博物馆。

    馆名: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

    地址:四川宜宾李庄月亮田景区

    开放时间:2022年4月26日

    展陈特色:抗战期间多所文化机构及名流在李庄的史迹

    博物馆上新

    占地10160平米的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一年来接待的参观者已有四十余万人次。在不久前的五一假期,观众最多的一天达到近5000人。

    抗战期间因避战乱,在李庄“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电文盛邀下,当时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体质人类研究所)、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国立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中国大地测量组等十家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尽数迁移至此,陶孟和、傅斯年、李济、董作宾、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等一大批著名学者齐聚李庄。李庄以难得的一方平静,保存和延写着中华文脉。

    在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馆长陈鹏吉看来,这段历史实在太值得缅怀。而这座文化抗战博物馆,正是李庄家国情怀、文化赓续的历史缩影。

    文化抗战:风雨共济 波澜壮阔

    长江边的李庄,距上游位置的宜宾市区约二十公里,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的美誉。在今天的“世界博物馆日”,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推出了名为“博物馆,你知道多少”的主题展览,以科普展板的方式,介绍各地具有鲜明特色的小众博物馆如川菜博物馆、西瓜博物馆等等,增进观众对特色专题博物馆的相关了解与认识。

    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共展出文物和档案实物560余件。和许多博物馆一样,这里展出的是历史的陈迹,但却是独属于李庄的文化传奇。博物馆利用实物史料、图文展板、多媒体互动体验、场景塑造、剧场演出等多种方式,既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文化抗战历史,也珍藏下文人、学者、大师后人对这座古镇的诚挚告白。

    2023年4月18日,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的展陈吸引参观者拍照留念。图源:视觉中国

    博物馆以“文化脊梁·中国李庄”为主题,从一个播撒红色火种的千年古镇、一群耕耘中华文化的大师学者、一方胸怀家国大义的黎民百姓三个维度,分为序厅、崇文包容·大义李庄、风雨共济·文化抗战、薪火永续·共谱华章和尾厅五个部分,对1940年—1946年期间的文化抗战历史做了综合回顾。

    李庄在文化抗战史上写下的这浓墨重彩的一笔,并非人人皆知。有观众参观后大为感慨,“没想到李庄一个小小的古镇竟然来了那么多有名的专家和大师,看了以后真的很受震撼。”

    博物馆中展出的历史图片和文字介绍。 图源:视觉中国

    2022年11月,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入选2021-2025年度第一批补充认定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馆中常有中小学生前来研学参观。最令陈鹏吉印象深刻的,就是孩子们在听闻讲解时投入专注的神态和时常闪现的泪光——他们是因为文化赓续之难而被感动,也因为文化重放光明而雀跃。 

    先辈前贤在战火中仍然孜孜以求、潜心向学的精神,和李庄的包容胸怀、李庄人的深情厚谊堪为双璧,至今仍令人肃然起敬、高山仰止。

    大义李庄:文化不灭,民族不亡

    当年在李庄的学者中,有八位中国的“之父”和一位“第一人”:建筑学之父梁思成、考古学之父李济、胚胎学之父童第周、东巴文化之父李霖灿、现代语言学之父赵元任、非汉语语言学之父李方桂、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甲骨文之父董作宾以及万里长城第一人罗哲文。 

    包括傅斯年、林徽因在内这一批知名学者,在李庄工作、学习、生活长达6年之久,使李庄成为当时全国“四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而蜚声海内外。当时海外寄邮件到李庄,甚至只需要写“中国李庄”就能送达。

    今日仍然保有旧时风貌的李庄古镇

    李庄的乡绅们为知识分子和莘莘学子,腾出了“九宫十八庙”:同济大学校本部设于禹王宫(今慧光寺),工学院居东岳庙,理学院居南华宫,医学院居祖师殿。乡绅的私宅大院,则用以解决师生们住宿。李庄人口骤增,最多时达到一万二千人。可以说,没有李庄的付出,中国知识分子最需要的这张“宁静的书桌”,就无法安顿下来。

    “李庄,李庄,我永远的故乡,千言万语难表我回家的心情,谢谢你们,我的乡亲。”字里行间,满是梁再冰对李庄的感激之情,她是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的女儿。在李庄,梁思成及营造学社的同仁们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学术研究,完成了令人赞叹的学术成果。而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这部扛鼎之作就诞生在李庄。

    博物馆中展出的梁再冰手迹

    而同样位于月亮田景区核心区域的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建筑面积2323平方米,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外,国内第二个关于中国营造学社的永久性展示场所,与文化抗战博物馆同日开馆。 

    两座博物馆无声地向世人证明着:文化不灭,民族不亡。在这一段文化抗战的历史上,李庄与有荣焉。

    文/启凌 编辑 蒋庆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至:
    退出全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