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带来什么变化
播报文章
语音播报文章,释放双眼

    经过战国的诸侯割据,秦始皇灭六国,成就一统天下。汉刘邦开创大汉王朝基业422年,到了汉代末期,军阀割据,三国并立,历史车轮滚入了分裂、动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仍,生命遭遇摧残的时代,北方少数民族崛起,“蛮夷入主中原”,非汉民族在中原纷纷建立政权。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方交流,民族大融合的时期。民族的融合,必然带来饮食、服饰等生活习惯、习俗的融合,各族服饰之间的交融也是一种必然。由此带来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服饰变革。宋儒朱熹指出:“今之公服,乃夷狄之戎服,自五胡之末流入中国。”

    【图北魏孝文帝出行图】

    北魏前期落后的统治,引起各族人民连绵不断的反抗斗争。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北魏统治者力求限制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使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冯太后和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图北魏疆域】

    北魏政权的创立者是鲜卑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年)“深慕汉文化,所以要变鲜卑俗为华风,但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适应政治上的需要。他想用同化的方法,保持拓跋氏的统治地位”。孝文帝认为鲜卑族只有汉化才能巩固政权,统一南北。太和十八年(494),北魏孝文帝自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举国移风易俗,全面推行汉化政策,改革鲜卑旧俗,服饰自然不能例外,“诏禁士民禁胡服”(《资治通鉴·齐纪五》),改穿汉人服装,“群臣皆服汉魏衣冠”,尤其是祭祀之服及朝会之服,几乎完全采用汉魏制度。禁说鲜卑族语言,改说汉语;禁用鲜卑姓氏,改用汉族姓氏,例如拓拔(皇族)改元姓,独孤改刘姓,丘穆棱改穆姓,步六孤改陆姓,贺赖改贺姓,贺楼改楼姓。《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孝文帝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图北魏文官俑】

    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鲜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马上打天下,马上得天下,但是管理国家,再以马上的方式,就行不通了。在与汉民族的交战、交流中,孝文帝发现了鲜卑民族的不足,强壮的鲜卑民族需要注入博大精深的汉族文化,来提升民族政权的力量,坐江山管国家。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就是要用汉文化来改造鲜卑民族,让鲜卑民族脱胎换骨,强盛国家。孝文帝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也遇到了鲜卑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在孝文帝的坚决镇压下才保证了汉化政策的推行,巩固了改革的成果。这显现了孝文帝改革的勇气、决心,以及高瞻远瞩的改革眼光。

    【图建造于孝文帝迁都洛阳时期的龙门石窟】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似乎与赵武灵王的“胡服”改革相反,禁穿胡服,改穿汉人之服。孝文帝出身于戎狄,笼统讲就是出身于胡人,北魏是少数民族在北方建立的政权,统治者是戎狄,即胡人。禁穿胡服是为了汉化的需要,让北魏人民融入汉民族大家庭。赵武灵王改革改穿胡服,使汉人肢体解放,变得更加灵活,军队战斗力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视野开阔,超越自我,丰富汉民族的文化与文明,其目的与赵武灵王是一致的,殊途同归。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至:
    退出全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