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轻人的旅游方式一定是上网查找攻略,那些美美的照片成为最吸引人的营销点,网红们的打卡背书也引发无数年轻人要一睹风采。
这本是一种传递美的方式,但随着一些网红“照骗”的产生,却弄出来既无语又好笑的上海“郁金香事件”。
为什么会引起网友怒骂?这又反映了当下年轻人的一种什么审美?
不是花海是花盆,照片变照片
前段时间,从小红书上流传出来一张已经唯美照片,具有年代感的武康大楼侧面,在一片遇见郁金香花海的簇拥下,虚实结合,鲜艳的红色,和斑驳的墙体形成鲜明的对比。
再配上网红的五颗星推荐文章,在春寒料峭中,让这座魔都有了生命的张力。
照片一出,瞬间引爆了社交媒体,点赞和评论山呼海啸般的席来,成为不少年轻人心中的宝藏。
很快,武康大楼下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年轻人。
他们要寻找的不是人人皆知的武康大楼,而是那片郁金花海。
只见他们他的双腿叉开,猫着腰,拿着长枪短炮,各种姿势,发挥了全部功力,也想出一张美美的照片。
可是,根本不见花海,透过人群,仔细观察这哪里是花海?这是?放在路边。一个圆筒型的花盆。里面孤零零的插着七朵郁金香。
纵观整条路。再无别处。那张绝美的照片。就是来自七朵郁金香
令人奇怪的是,这些年轻人并没有因此感到奇怪,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传播所谓的“美”,纷纷打卡拍照,配上绞尽脑汁写的小作文。
但也都不是所有人能够接受这样的行为。
拍照打卡,爱美还是虚荣心?
很快就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
大家纷纷将收获发布在社交媒体上,就等待着潮水的点赞和评论,到底是爱美还是满足自己无处安放的虚荣心。
不是武康大楼不够著名,也不是郁金香不好看,而是始作俑者的照片,已经构成了“诈骗”,能将七朵郁金香形容为花海,实物与图片严重不符。
也许在他拍摄、修图,放到网上的时候,最终目的并不是把这小小的花盆变成“5A级景点”,只是为了自己账号的运营,但已经构成了虚假传播。
太多的人跟风效仿,且不说阻塞了交通,单单是这种明知被骗,还心甘情愿的效仿行为已经让人觉得可怜。
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凛冽寒冬中的郁金香,在武康大楼前随风摇曳,这只能说是城市中随处可见的一点美,是对钢铁森林的一点点缀,是城市景观中的一点人文体现。
还没有上升到而如此夸张的观赏效应
从侧面反映了年轻人的盲目跟风,生活中缺乏自主观察的能力,网红打卡的地方反而成了风向标。
哪怕知道了被骗,要拍照留下纪念,发到社交媒体上宣告自己来过,走在时尚潮流的第一线,这不是正是一种虚荣心的作祟?
世界闻名的魔都上海,美景也绝不止这一点,可怜的几朵小花被如此强大的攻势包围,让上海精心打造的景点情何以堪?
到底是城市文化宣传不够到位?还是年轻人已经变了口味?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被禁锢
这样的现象也不只是上海郁金香,早都层出不穷。
破烂的民房,经过改头换脸的修图,变成时尚大片。
一处不起眼的树林。经过滤镜的加持,变成魔幻世界。
从不曾被注意的水渠,在调色和文章的助攻下,胜过了苏州园林。
背后都有网红、旅游达人的推手,在附上星级推荐,让无数人趋之若鹜的前往。结果是大失所望,大跌眼镜!
也正是这种裂变式的传播,也带去了很多社会效应。
比如某些小店,十年经营无人问,一张图片天下。
这背后难说没有资本的经营,或者他们根本没有细致的考究,真实的还原,只是凭着修图“邪术”博眼球罢了。
欺骗的不仅仅是眼睛,利用的更是年轻人的虚荣心。
在如今快节奏,金钱为上的社会中,工作和挣钱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自由的心灵被关进了牢笼。
没有谁不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也没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时间和能力。
那些打着探店,探景名号的网红们,发出来的照片就成了年轻人心灵的寄托。
既没有远在天边,也没有高昂的门票,还能换取短暂的欢愉,何乐不为呢?
这是当下年轻人的悲哀,冷气房里吃着外卖,心却在喜马拉雅山。
欲望和克制来回交织,产生了这种畸形的审美。
遍历河山大好,纵享田园风光,成了很多人年轻人的梦想,奈何还要维持生计,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被禁锢。
这时候发现美的眼睛也就渐渐被蒙蔽。
所以说,每个人都是这场事件的受害者,欺骗的眼睛,被支配的行为,背后都是空虚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