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林、赤眉为主的新莽农民起义,推翻了王莽政权的反动统治
播报文章

    以绿林、赤眉为主的新莽农民起义,历时十年,直接推翻了王莽政权的反动统治,打击了世家豪族势力,扫荡了奴隶制残余,给历史发展进程以深刻影响。王莽政权完全为上层世家豪族所垄断。以王氏为首的世家豪族集团与王葬政权紧密结合在一起,他们假借国家的名义,营一小撮世家豪族的私立,巧取豪夺,无恶不作,造成社会经济的总崩溃。在农民起义推翻了王莽政权的基础上建立的东汉王朝,虽然仍是世家豪族的政权,但是由于以刘秀为首的这批豪族来自下层,又是刚刚兴起,因此它在政治、经济各方面垄断性还不及王莽集团。

    东汉王朝一方面保护世家豪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又试图象西汉前期那样将财政收入主要建筑在直接剥削自耕农的基础上,恢复三十税一的旧制。刘秀曾多次下诏令,以“假”和“赐”的形式将公田分给农民耕种,以便征租税和徭役。这就是东汉政权与王莽政权稍有不同的地方。在战争不多,徭役兵役不重的条件下,这种不同就多多少少给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方便。自从西汉以来,奴婢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它实质上是个奴隶制残余问题。

    王莽政权为了欺骗人民,将奴婢改为“私属”,实际上是利用国家政权发展奴隶制残余,使奴婢问题更为严重。奴隶制残余严重地阻碍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广大贫苦人民所痛恨。自秦末以来农民奋起反抗,无不将斗争矛头同时指向奴隶制残余。农民起义军屡次提出“杀人者死”的要求,就是反对以奴隶主的态度任意杀害劳动人民。公元二十六年到三十八年的十三年中,刘秀曾下达九道关于奴婢的诏令,规定王莽统治时期没收的和在战争中被略卖的奴婢一律 释放,免为庶人;规定杀奴婢不得减罪,灸灼奴婢依法治罪。

    奴婢的解放不是统治者恩赐的,而是奴婢参加武装起义,自己解放了自己。刘秀下诏释放奴婢不过是承认既成事实而已。王莽集团把自己的利益与奴隶制残余连在一起,农民起义推翻王莽政权,扫荡了奴隶制残余,刘秀集团上台才有可能下这种诏令,这就是农民起义的作用。不管地主阶级有没有完全执行诏令规定,但是在法令。上宣布不许再任意杀害奴婢,这本身是个明显的进步。从农民阶级反封建的整个战斗历程来看,新莽末年农民起义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当然不免存在各种弱点。

    尽管这次农民起义爆发的深刻根源是世家豪族势力的崛起,尽管这次农民起义在实际上打击了世家豪族,但是,由于存在严重的奴隶制残余,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对立也还发展得不够充分,再加,上地主阶级的欺骗,使农民起义军不能将斗争矛头指向整个世家豪族,相反,为地主阶级提出的“反莽复汉”口号所迷惑,不能摆脱封建正统思想的圈套。

    刘缋、刘秀就利用了这种口号打入农民起义军搞篡夺领导权的活动。农民起义军抵制了刘演,却拾出刘玄;解决了刘玄,却提防不了卷土重来的刘秀。这就是因为农民起义军认识不到“反莽复汉“口号的阶级实质,被它蒙住了眼睛,只看到个别人的篡权活动,看不到披着‘反莽复汉“外衣的地主集团。所以农民军的锋芒所向主要集中在王莽集团,对整个世家豪族势力并未给以致命打击,结果反而被以。刘秀为代表的下层世家豪族窃取了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重建了世家豪族地主政权。

    这一次农民起义和秦末农民起义一样,有一大批地主阶级分子混入农民起义队伍,并组成地主集团。与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比,绿林、赤眉军围绕领导权与地主阶级分子开展的斗争要鲜明得多,对同一“反葬复汉”的旗号,农民起义军有自己的理解,留下了本阶级的印记。但是这种斗争始终是在“反莽复汉”的口号下进行的,近似法国农民对拿破仑的追念,而新莽末的农民阶级也以对汉前期的追念来抗议王莽的残暴统治,阶级意识很不鲜明,结果农民阶级所能得到的,只能是漫画化了的刘姓王朝。

    总的说来,农民阶级没有能力对付这种混进来的地主阶级力量,在斗争上只能就事论事;在联合时,难免要不同程度地丢失领导权。秦末农民起义和新莽末农民起义,都反映了农民阶级这个局限性,这是致使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之一。新莽末年的农民起义,是从各个地区分别发展起来的,主要集中在今河北、山东、河南三大地区。山东、河南地区农民起。义军分别形成了地区性的统-领导,即赤眉、绿林两大起义军,河北地区起义军则始终处于分散状态。

    三个地区的农民起义军,虽然在客观上互相配合,支解了王莽政权的统治,但始终没有形成组织上的统一。更始政权建立后,赤眉军曾主动争取更始政权的领导,但实际上也未在组织,上统-起来,后来由于刘玄的关系,西支农民军几乎骨肉相残。而地主阶级则利用农民军缺乏统一领导和分裂的状况,对农民军实行各个击破,进而篡夺了胜利果实。刘秀到河北地区镇压和收编铜马等起义军,组织地主武装,趁赤眉军西进之机,向农民起义军反扑过来,在农民军的白骨堆上建立起了东汉王朝,这是一个血的教训。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至:
    退出全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