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浙江绍兴人,字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秋瑾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创办《白话报》,提倡男女平权。1905年,从日本回国后宣传革命,在上海组织锐进学社,创办《中国女报》,宣传妇女解放,倡导民主革命。1907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后在安庆举义失败,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就义前顺笔写成秋风秋雨愁煞人七字,成为举世传诵的绝命之言。
优裕家庭里走出的鉴湖女侠
秋瑾原名秋闺瑾,字卿,小名玉姑,后又自称鉴湖女侠。
秋瑾出生的年代,正值中国步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时日,由于清朝的腐败卖国,亿万中国百姓陷入水深火热的痛苦深渊,民不聊生,国家日渐衰败。由于秋瑾的祖父和父亲先后都为清朝官吏,她的童年是在优裕的生活和欢乐之中度过的。在秋瑾的一生中,童年是她唯一无忧无虑、轻松快乐的时期。
秋瑾稍大一点就进入私塾开始学习,念的是《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等,但她最爱读的却是诗词、明清小说和笔记传奇。在翻阅闲书中,使她看到子曰诗云之外的新鲜世界。她特别仰慕的是那些古今中外的英雄豪杰,在很小的时候就写过诗句:今古争传女状头,红颜谁说不封侯?莫重男儿薄女儿,始信英雄亦有雌。这是她为明末两位女中豪杰秦良玉、沈方英写的诗作《题芝龛记》中的两句。她从小不仅仰慕英雄豪杰,而且还立志要做英雄豪杰那样的人。
秋瑾从小聪颖,她念过的诗词过目不忘,祖父和父亲都对此惊喜不已。祖父秋嘉禾那时在福建厦门、漳州一带为官,每每下堂回来,就会看到小小年纪的秋瑾,抱着杜甫、辛弃疾、李清照的诗词吟读不舍,有时秋瑾还捧着自己作的小诗给祖父看。祖父坐在太师椅中,捻着长长的胡须,欣赏着孙女的吟唱,脸上露出甜甜的微笑。父亲秋寿南也为女儿惋惜说,阿瑾若是个男儿,考(科举)起来不怕不中。
巾帼不让须眉
秋瑾虽是女子,但自幼身带豪气,喜好习武。祖父秋嘉禾60岁的时候告老还乡,从福建回到浙江绍兴。那时,秋瑾15岁。还在福建的时候,秋瑾就听母亲说舅父和表兄都精通武术,回到绍兴以后,她天天缠着母亲要去舅舅家。秋瑾终于如愿到了浙江萧山舅舅家,向舅舅和表兄学习刀剑棍棒。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习武非常不易,因为秋瑾也和其他女子一样从小缠了脚。每次习武下来,裹脚布上渗满了鲜血,疼痛难忍,但她想到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便咬紧牙关坚持下来,从不喊疼叫苦。
在刚刚学骑马的时候,秋瑾由于求胜心切,一不小心,两腿一夹马肚子,那马向前猛一蹿,秋瑾就从马背上摔下来,来了一个前滚翻。虽然疼痛难忍,但倔强的秋瑾害怕舅舅不再让她骑马,就咬着牙关连声说一点不疼。就这样,秋瑾每天闻鸡习武,挥刀舞剑,骑马驰骋于山野之间。后来,在革命的活动中,秋瑾练就的本领,还真派上了用场。
秋瑾是在优裕的生活和欢乐中度过童年的,但使她终生痛恨又无奈的一件事就是缠足,是旧礼教旧习俗害了她。她从中也深切体会到,妇女们要觉悟起来,向封建旧礼教宣战,在社会革命中争取妇女的彻底解放。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中最大的一件痛苦事又向她袭来,命运又一次向她发起挑战。
就义于西子湖畔
秋瑾本是一位性情豪爽,热情奔放,有着远大志向的女子。但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条件下,封建礼教和传统习俗使她陷入了痛苦的深渊。1896年5月17日,由父母包办,秋瑾嫁给了胸无大志的纨绔子弟王子芳。
1894年,秋瑾20岁时,她的父亲秋寿南调任湖南湘潭任厘金局(税务局)总办。湘潭有一个叫王黻臣的是当地一个富商,开有当铺、钱庄、茶号。秋瑾的父亲本来就与王相识,来到湘潭又经常来往,便成了莫逆之交。
秋瑾所嫁的丈夫王子芳虽曾读过书,但胸无大志,只知吃喝玩乐,随波逐流。而秋瑾的婆婆也思想顽固、性情暴躁,是一个对秋瑾要求非常苛刻的人。结婚以后,秋瑾每天都要早晚两次去向婆婆请安,一举一动都要严守家规,稍有不慎,婆婆就要当面指责。
本是性情豪爽、心怀大志之女,无奈却嫁给一个家富却无志、庸碌且无能之夫,秋瑾犹如一条欢畅奔腾的激流被婚姻的堤坝禁锢成一潭死水,又如一只欢乐的小鸟被困于樊笼而每日长叹。
没过多久,秋瑾终于再也无法忍受这囚笼般的生活,她毅然冲出了旧家庭,也冲破了自己的宿命,赴日留学,以满腔热血投身革命。
1907年,秋瑾就义后,芳名远播,名垂青史。现在,她就义的地方已经被世人所敬仰,她的墓地西子湖畔成了多少年轻人仰慕凭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