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及著作?
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 标志基本形成的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公开问世的著作:《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及其理论来源和代表人物?三大理论 | 理论来源 | 代表人物 | 地位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德国古典哲学 | 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原则;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 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 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是中介; |
科学社会主义 | 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 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 处于核心地位,是结论;使空想变成科学的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
除了三大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其中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尤为巨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
马克思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结合三大理论来源来阐述)
l 马恩吸取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思想,彻底批判唯心和神秘主义,进行了根本改造,创立唯物辩证法;
l 马恩批判继承了古典政经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创立剩余价值学说;
l 马恩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院为基础,批判空想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把三大理论来源的代表人物写上。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l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l 不仅包括创始人的理论,还包括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l 列入范畴的理论,必须在基本观点、立场、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其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l 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4.马克思的根本理论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革命性的体现: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科学性的体现:首先,不带有任何偏见,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次在于它的深刻性,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5.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6.按理想的内容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社会理想是最基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7.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发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倾向。
学习目的是:第一,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第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第四,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8.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Ø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创立者,而且是发展者。
Ø 列宁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Ø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所以,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哲学的基本问题 | 物质和意识的本原问题 |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 | 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 | 存在即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 |
客观唯心主义 | 绝对精神、理在事先、理乃是天地万物之根 | |||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 最高成就: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说 | |||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第一性的) | 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和不彻底性 | ||
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 |||
思维和存在统一性问题 | 可知论 | 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 ||
不可知论 | 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认识的。 | |||
世界的本质问题 | 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 | 一元论 |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 | |
二元论 |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 | |||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 | 上面已经讲到 |
2、物质的含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3、列宁物质定义的重要意义
Ø 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Ø 指出物流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Ø 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4、物质的属性 —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绝对运动的同时,也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的是形而上学;只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的一维性: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能回。失落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无处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珍惜宝贵的时间,不要虚度光阴:一寸光阴一寸金,少壮不努力,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等。
5.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
本质: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限制,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
形式: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形式)、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第一, 劳动实践是决定性环节,
第二, 物质生产实践是存在基础,
第三, 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6、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属于主观臆想的联系的是?)、普遍性和多样性(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与外部,必然偶然等等)
发展的观点: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7、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基本观点: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8、事物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三大规律)
三大规律 | 作用 | 涉及内容 |
对立统一规律(实质与核心) 原因:揭示事物的根本动力;是其他规律的中心线索,是钥匙;矛盾分析法是根本方法;区别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
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1、 矛盾的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斗争性:相互排斥、对立 2、 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外因辩证关系及现实意义:内因是根据,是第一位的;外因是条件,是第二位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意义: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现代化建设首先依靠人民,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 3、 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辩证关系:相互联结,相互区别,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建设中特的理论基础。两者结合。 4、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支配地位,主导作用;被支配地位),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看问题办事情全面,善于注重点,建设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手抓方针,分清主流支流,抓主流,不忽视支流。 |
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质变的根本标志。 | 揭示事物发展的形态(形式和状态)
量: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根本性的、显著的变化 | 1、 掌握事物的度具有的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 只有把握了度,才能指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原则,坚持适度原则。(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2、 质变量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意义:建设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理想和目标同分阶段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反对冒进、急于求成,否则欲速则不达。 |
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 | 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 1、辩证的否定观的内容及意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是扬弃。对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对外国文化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意义: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对建设充满必胜的信心,其次,准备走曲折的路,有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充分认识艰巨性和复杂性,保持头脑清醒,在曲折中开辟前进的道路。 |
9、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五大基本环节 | 含义 | 辩证关系 | 现实意义 |
原因和结果 | 因果联系在时间上先后相继、一种引起另一种现象 | 对立:不能混淆颠倒因果关系 统一:相互依存,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相互作用:原因引起一定的结果,结果又反过来作用于原因并引起原因的变化。 | 意义:1.找出原因,才能认识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正确把我因果关系,很好的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今后的行动。 |
必然性和偶然性 | 必然性:确定不移、不可避免的趋势 偶然性:不确定的趋势 | 对立: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产生的原因不同,地位和作用也不同 辩证统一:1.必通过大量的偶表现,没有脱离偶的纯粹必;2、偶是必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没有脱离必的纯粹偶;3.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意义:1、偶受必支配,必决定着方向和前途,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按必办事,不被偶迷惑;2、必通过偶表现出来,偶是表现形式和补充,抓机遇,揭示偶隐藏的必;3、实际工作中不能忽略偶 |
可能性与现实性 | 无考点 | 对立统一 | 1、从现实想出发,2.尊重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可能变成现实 |
内容和形式 | 内容:活跃易变的 形式:相对稳定 | 对立统一,相互作用 | 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不忽略形式的反作用
|
本质和现象 | 本质:事物的根本性质,内在联系 现象:表面特征,外部联系
| 对立统一: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 1、 对立,所以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象 2、 统一,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事物本质的争取途径 |
10、规律的含义、特点
规律的含义: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特点:普遍性和客观性
自然规律:通过自然界各种力量相互作用实现的
社会规律: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实现
11、意识及能动作用
意识的起源:
l 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l 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
l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l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l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狼孩、熊孩)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l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l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l 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了唯物论,承认意识的能动性就坚持的辩证法
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
l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l 主动性创造性
l 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l 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及现实意义
l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l 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l 在社建工作中,必须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热情和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
l 既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踏踏实实按规律办事,铭记大跃进的沉痛教训
1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哲学的精髓)的辩证统一
l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得做到实事求是
l 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
第二章
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的基本的观点,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l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l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ü 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ü 社会实践为认识提供新经验、新的观察研究手段
ü 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l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l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本质)
主体: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现实的具体的人
性质:自然属性、社会性、历史性、能动性(突出)
客体: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所指的对象
性质:客观性、对象性
哲学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4、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l 实践关系(前提和基础,首要的基本关系)
l 认识关系
l 相互作用
5、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l 感性认识(感觉、知觉和表象):是初级阶段,表面、个别、不深刻
l 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推理):是高级阶段,抽象、间接、相对稳定、深刻的
l 辩证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对立统一
ü 相互区别(含义)
ü 相互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ü 割裂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错误,它是实际工作中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l 第一次飞跃: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条件有:
ü 感性材料必须十分丰富、符合实际
ü 必须要正确的思维方法
6、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二次飞跃,理论指导实践)
l 只有经过二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l 只有经过二次飞跃,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7、认识的反复性
l 正确的认识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多次反复完成的,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8、真理和谬论
含义:真理: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
谬论:歪曲地反映客体的认识
关系:对立统一,相互排斥,相互否定,又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列宁: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看来朝同一方向走了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论)
属性: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最重要的三种)
客观性: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际又符合客观实际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绝对性(绝对真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包含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是无条件,绝对的
人的每个真理性认识,都要向着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绝对的。
相对性(相对真理):广度上, 真理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认识,所以是有限的,受条件制约。深度上,只是对真理某一部分一定程度的、一定层次的认识,认识有待于深化。(承认真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也就是承认真理的相对性)
关系:(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
ü 相互依存
ü 相互包含、渗透
ü 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重要意义:
ü 马克思是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ü 反映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规律,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未能穷尽一切事物和规律,需随实践发展而发展,相对性的一面
ü 坚持把它作为指导思想,又必须再实践中丰富、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唯心主义哲学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观点,影响较大的两种:一是伟人、圣人之言是标准,而是实用主义哲学提出的“有用即哲理”。
9、认识的目的在于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
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统一的,具体表现如下:
ü 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ü 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ü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和或的灵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
ü 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从群众中来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所以是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再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第三章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不是决定性因素,生产方式是决定性因素。
3.生产方式
含义: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决定作用表现:
ü 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ü 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ü 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ü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4.社会意识
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意识形态(政治、法律、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科学)和非意识形态(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
从社会意识的主体范围: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家庭、集体、阶级、民族等等)
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划分的根本标准)
ü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l 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l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l 社会意识受主体的观点、立场的影响和制约,主体的观点立场是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的。
ü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l 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
l 落后的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
5.生产力和生产力系统
ü 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ü 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
l 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劳动手段):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l 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l 渗透性因素(自然科学)
l 准备性因素(教育)
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主要有一下三层含义:
第一, 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第二, 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和超前作用,
第三,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杠杆。
6.生产关系(是经济关系)和生产关系体系
包括三项的内容:
ü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作用,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表现
l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l 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l 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地位关系
l 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ü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ü 产品的分配方式
7.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决定作用表现:
l 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l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表现两种情况:
l 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 发展
l 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8、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 (实体性上层建筑):制度、军队、
上层建筑 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
观念上层建筑 (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
关系(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关系)
9.社会形态的划分、更替和发展
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 五种(原始、奴隶、(划分标准: 封建、资本主义、 共
生产关系的性质) 产主义)
三种
社会形态的划分
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渔猎、农业、工业和信息)
10.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
动力)
ü 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ü 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
l 不是相互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
l 首先,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所以前者对后者起着主导作用
l 其次,生产关系发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发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作为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前者矛盾的解决有赖于后者矛盾的解决。
11.阶级斗争
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
12.社会革命(根本质变)和社会改革(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是社会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Ø 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Ø 人民群众再革命时期能发挥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Ø 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收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社会改革的实质和作用
Ø 实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社会制度得到持续存在和发展或自我完善,而对社会体质进行的改善与革新
Ø 作用
l 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l 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l 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
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区别
Ø 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改革则是总的量变过程的部分质变
Ø 社会革命是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推翻反动政权,建立新的革命阶级的政权,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发动,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
Ø 从历史上看,社会革命往往是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社会改革一般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与阶级社会的改革比较,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Ø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主动、自觉的,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改革是被动的、自发的
Ø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有广阔深厚的群众基础,剥削阶级只能满足群众的某些利益,根本上还是从统治阶级的利益触犯,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
Ø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范围内解决矛盾,而剥削阶级的改革只能暂缓矛盾,不能解决固有矛盾。
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Ø 稳定是前提,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
Ø 改革是动力,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社会稳定才能得到可靠的保障,
Ø 发展是关键,只有通过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所有经济社会问题,才能使改革得以持续进行下去,才能使稳定获得坚实的物质基础。
13.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劳动是人的本质,是人从动物界区别开来的基本标志,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14.历史观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劳动群众的历史,得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结论。
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片面夸大极少数英雄人物及其思想、意志的作用,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Ø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Ø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Ø 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党的群众观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Ø 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Ø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Ø 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Ø 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Ø 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一切依靠群众(根本要求)、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Ø 一般地说,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任务能够反映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比同时代同阶级的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提出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主张
Ø 先进的人物能够根据先进的主张制定纲领、政策动员 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斗争
Ø 对社会发展起促进和推动作用
Ø 接触的科学家、思想家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发展起重要的作用,有力推动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对杰出人物的作用要坚持历史主义原则,做阶级分析。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最普遍的经济形式。(含义: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总称)
1. 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产品。
2.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
Ø 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一般条件和基础)
Ø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决定性条件)
3.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和价值(社会属性)
商品经济的最本质因素,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具体劳动:自然属性,创造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抽象劳动:社会属性,创造价值,反映生产者间的经济关系
4.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实践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两个条件决定:客观标准、主观标准)
ü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5.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Ø 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Ø 职能: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商品交换媒介
贮藏手段:退出流通领域
支付手段:赊购赊销的还款职能,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
世界货币
6.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两重属性(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决定)
7.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作用
Ø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Ø 内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交换以价值为基础,等价交换。
Ø 价值规律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 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2) 自发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Ø 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8.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的形成,经济制度的本质
1) 产生: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2) 资本积累的实质:暴力剥夺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迫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脱离,生产资料货币财富在少数人积累,劳动者沦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英国:圈地运动)
3) 形成:
Ø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初步确定了资本主义制度
Ø 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
4) 经济制度的本质:
Ø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通过雇佣劳动制度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
Ø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作为商品同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特殊性:它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劳动力的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
三部分的价值:维持自身生存、繁育后代、接受教育培训
Ø 劳动力成为商品需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必须要出卖劳动力
Ø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特点: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资本家延长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的时间以上,创造的全部价值高于劳动力的价值,实现价值增值,剩余价值产生。
所以,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Ø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划分依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 划分的意义 1.揭露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 2.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提供了科学依据,正确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m/v),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工作日分别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Ø 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
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之间进行激烈竞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就是在此过程中实现的)
Ø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 它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2) 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3) 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Ø 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和本质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源泉是剩余价值。
必然性:1)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决定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2)竞争作为一种强制力量,迫使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以便改进生产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增强竞争力。(竞争是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本质: 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找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后果: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c:v)
资本技术构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劳动力的供给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的过剩,不是人口的绝对过剩
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9、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购买阶段: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
生产阶段:生产剩余价值,实现增值(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过程)
销售阶段
资本的周转:
Ø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生产和流通)
Ø 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流通资本的比例)
按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核心问题: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
两大部类:制造生产资料、制造消费资料
社会总产品是实现,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
比例问题:两大部类的资料必须要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本质:生产的相对过剩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阶段:危机(决定阶段)、萧条、复苏、高涨。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商业资本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流通中发生作用的只能资本。商业利润就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利润的来源就是产业部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借贷资本: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本质: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带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利息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通过银行进行:银行的利润在数量上相当于银行资本家自由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
11、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国体和整体)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
君主立宪制分为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
议会共和制又称内阁共和制,以议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政府由议会产生
总统共和制
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和司法
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又称为国会或议院,一般是最高立法机关,由定期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议长担任领导,主要职权:立法权、财政权、监督权。
资产阶级民主制以议会制为核心和主要标志。以“三权分立制”、普选制、两党制(或多党制),以及公民享有的各种权利为主要内容。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成为资本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两大阶段)
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是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走向垄断。
Ø 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
把一些法律上和生产上还是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进行的垄断经营的组织形式
Ø 20世纪后半期,企业兼并速度加快,混合兼并占主导地位。混合联合企业兴起
Ø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垄断组织形式和垄断资本国际经济组织的载体——跨国公司
二战后,由于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垄断进一步加强的表现:
l 企业兼并速度加快,混合兼并占主导地位
l 企业规模扩大,垄断程度提高
l 垄断组织的生产经营多样化,混合联合企业大量涌现
l 垄断组织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跨国公司迅速增加
Ø 在垄断阶段,银行成为势力极大的统治者,大银行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
Ø 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金融资本
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事实上的统治力量
Ø 金融寡头:掌握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
经济上实行“参与制”,政治上“个人联合”
Ø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而然走向垄断
垄断产生后,竞争依然存在,原因:
1) 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机制,有商品经济自然就会存在竞争;
2) 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经济主体,虽然存在垄断,但也存在未垄断部门和非垄断企业,他们之间依然存在竞争,即便垄断企业也是几个垄断企业并存,本质上依然是竞争的关系。
Ø 垄断阶段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
1) 竞争目的不同,垄断阶段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2) 竞争手段有新的变化
3) 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垄断阶段的竞争的激烈和持久及其造成的破坏更大
4) 竞争的范围不同,垄断阶段不仅在国内,还在国外,除经济还有政治,军事,文化
Ø 垄断资本的形成及其在经济上的统治为的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1. 归根到底来自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2. 主要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
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出售自己产品时规定的超过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其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垄断价格和垄断利益的出现,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相反,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
Ø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成为重要现象)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个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Ø 国家直接投资建立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大型超大型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公共产品的生产或基础设施的建设、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研制的企业、军工企业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投资、出售、收购
外部结合:通过经济手段、财政政策等等来调节
Ø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主要方式: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
间接调节和控制,主要是经济手段: 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杠杆的运用、计划的指导
主要手段:经济和法律
调节机制: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宏观调控,微观管制实质都是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存在和发展,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Ø 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输出资本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对输入国的影响
必要性:大量“过剩资本”的出现,是财力基础
可能性:1)商品输出和经济侵略,瓦解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发展
2)劳动者分化,有充足廉价的劳动力
3)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条件
对输入国的影响:1)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生长和发展
2)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3)造成资源、生态、环境的破坏,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缓慢,外债严重
资本输出: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Ø 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形式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联盟为主。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跨国公司发展起来以后,各国的垄断组织往往是通过自己所建立的跨国公司来占领国际销售市场、原材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进行经济上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斗争。
当代打着“援助”旗号其实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新殖民主义手法。
2、 经济全球化
Ø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l 新科学技术,特别世纪计算机通讯技术的进步及应用,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
l 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
l 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
Ø 经济全球化的内容
1)生产、贸易和资本全球化,本质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Ø 2)19世纪后期,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股份资本的发展,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私人资本变为股份公司的联合资本,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身范围内的局部调整,一种自我“扬弃”。
3)列宁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
4)资本主义造就了置自身于死地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
5)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
Ø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表现:
l 从生产力方面看。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度, 社会财富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
l 从生产关系方面看。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调整。
l 从上层建筑方面看。 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
Ø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l 在生产力方面,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快速发展,主要是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特别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作用的原因。
l 在生产关系方面,主要是在所有制关系上,资本主义国家在其自身范围内进行不断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l 在上层建筑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归根结底是经济基础发展变化所要求的。
Ø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实质:
(1)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
(2)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
(3)当代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所进行的某些社会改良,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目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Ø 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联盟”
Ø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问世的纲领性文件是《共产党宣言》
Ø 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1) 无产阶级是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
2) 是最重要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3) 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革命
Ø 同时胜利论的提出者是马克思
Ø 革命的发生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Ø 19世界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特征,最重要的一点是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及政治发展不平衡。
Ø 社会主义革命已过或数国首先胜利论的提出者是列宁
Ø 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俄国的诞生,是列宁首先胜利论的成功实践。
Ø 1918年夏到1921年春,在列宁的领导下苏维埃政权实行了两年多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
Ø 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形成了后来所称的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
Ø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事业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
Ø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
Ø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产阶级社会
Ø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Ø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
Ø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
Ø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是所有制不同,以公有制为主体,全民所有制为主导
Ø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
Ø 产生的条件:工人运动的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政党 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核心
体现:思想领导方面:同中国实践相结合
政治领导方面:保证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组织领导方面:有组织、有系统、有管理、有序进行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简答参照白皮书)
Ø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
2)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本质要求
3)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
4)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彻底消灭阶级,只能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
5)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6)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7)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Ø 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Ø 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