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昭佩爱得刻骨铭心,恨得撕心裂肺
播报文章

    众所周知,古代不兴自由婚姻这一套,必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比起普通女子,官宦家里甚至是皇家的女儿就更加没有选择自己婚姻的自由了,她们大多为了家族,社稷等被迫选择一段政治婚姻,成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风花雪月,私定终身的也不是没有,比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但结局可说不上好。
    古代出嫁的女子要求德容言功,三从四德,事事服从丈夫的安排,做丈夫的贤内助。普通人家的妇人尚且如此,更别说帝王家。李世民敬重长孙皇后,朱元璋与马皇后伉俪情深,不管是否真心,在人前总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但梁元帝萧绎和她的王妃徐昭佩绝对是个例外。
    说起来萧绎作为南朝梁的亡国之君,知名度尚比不上她的妃子徐昭佩。萧绎是南朝四萧之一,另三个分别是萧衍,萧统,萧纲,分别是他的老爹和两个兄弟,他们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他自称“韬于文士,愧于武夫。”《梁书·元帝本记》称赞他:“既长好学,博综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辩敏速,冠绝一时。古往今来数百位帝王中,宋徽宗赵佶是写字写的最好的,这位元帝确是当之无愧的绘画第一名,而且他著述颇丰,有四百余卷,比起自称“十全老人”自我感觉良好的乾隆帝,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但这也掩盖不了他是个弱智的事实。一例佐之:国破的时候,元帝陛下先烧了十四万卷书,问其故,他说:“我读了这么多书,还是亡国了,所以我要烧书。”明朝王夫之评价他:“未有不恶其不悔不仁而归咎于读书者,曰书何负于元帝哉。”意思是:你不反思自己不仁光怨恨读书,书欠你的吗!
    萧绎为人性矫饰,多猜忌,加上小的时候因病瞎了一只眼睛,从此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他为湘东王的时候便娶了南朝齐太尉、枝江文忠公徐孝嗣孙女,侍中、信武将军徐绲之女徐昭佩为正妻,两人一路共患难走过来,非但没有鹣鲽情深,反而变成了一对怨偶。
    据说徐昭佩姿色不佳,萧绎不喜欢他,很长时间才到她的房间里去一次,连带着也不喜欢他俩的儿子萧方等。照常理看来,女子失去了丈夫的宠爱,下半生便注定凄凄惨惨戚戚,但徐昭佩并不,萧绎讨厌她,她更看不惯萧绎。
    明知萧绎那只瞎眼是他心中永远的伤,但徐昭佩就偏不让他痛快。每当萧绎来她房里,她就只画半面妆相待,意思是反正你就一只眼睛,我就画半面妆好了,每每气得萧绎摔门而去。
    这还不够,徐妃还致力于给皇帝丈夫戴绿帽子,还是明目张胆地戴。徐昭佩生性喜欢喝酒,常常大醉,萧绎回到房间,一定会吐在他的衣服里。徐昭佩和荆州后堂瑶光寺的和尚智远道人私通。她酷好妒忌,见到不被萧绎宠幸的妾,便并坐一起交杯共饮。刚刚觉得有孕的,她就动刀杀人。萧绎的随从暨季江有姿容,徐昭佩又和他私通。暨季江常常感叹说:“柏直的狗虽老仍能狩猎,萧溧阳的马虽老仍能驰骋,徐娘虽老仍尚多情。”此即成语典故“半老徐娘”的出处。当时有个叫贺徽的人脸蛋漂亮,徐昭佩就把他邀到普贤尼寺,在白角枕上写诗互相赠答。
    是个男人都忍不了,更别说萧绎还是个皇帝,但萧绎虽然暴跳如雷,冷落徐妃,但并没有杀她,就任她胡来,也许,对这个正妻,萧绎心中是有位置的吧,他们也许曾经深爱过,但最终没有了爱,只余滔天的恨,都是固执的人,不懂得退让,一定要互相折磨一辈子。
    终于有一年,萧绎选择了彻底了结这段孽缘。他借宠妃王氏之死赐死了徐昭佩,徐昭佩自知不能幸免,投井自尽。萧绎还是不能泄愤,他将徐妃的尸体捞出来,送回徐家,称“出妻”,他不愿意到了阴间,她还是他的妻。徐昭佩死后,萧绎以普通百姓的礼节将她安葬在江陵的瓦官寺,而且不让儿子们为她穿丧服。萧绎还亲自写了一首《荡妇秋思赋》描述徐昭佩的淫秽行为。
    终其一生,徐妃只是徐妃,萧绎未曾封她为后。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至:
    退出全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