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队制服走向现代化的源头要追溯到明治维新时期。明治十九年(1886),明治天皇正式颁布第48号敕令,要求日本陆军统一着装,同时正式规定了陆军从军官到士兵的军衔标志,这是日本历史上陆军首次统一着装。经过数十年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队根据在历次战争中所得的经验对军服做了数次改动,已发展出一套自身的制服体系,并影响及邻国。
简单来说,抗战期间最常见的侵华日军制服主要有“昭五式”、“九八式”和“三式”这三种,后两种区别较小。
“昭五式”顾名思义,产生于昭和五年(1930),日本陆军根据该年第74号敕令,对之前的军服进行了修改,重新设计出一款立领,肩上竖挂军衔的制服,这也是日本陆军最后一款立领式军服。从时间上来看,日军昭五式制服推出一年后,穿着它的关东军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随之而来的长城抗战、绥远抗战、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等诸多事变与战役中,肆虐在中国领土上的日本陆军官兵都穿着这套制服,因此昭五式绝对算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日本军服之一。
1938年5月31日,日本昭和天皇发布第392号敕令,将一款重新设计过的新式制服在陆军中推行,因这一年是日本皇纪2598年,故而将这套制服称为“九八式制服”。与之前的昭五式相比,九八式制服进行了较大改动。首先,新制服以立翻领取代了之前的立领。其次,昭五式的军衔竖挂于肩上,而九八式则将军衔配于翻立领上,肩上已无任何军衔标记。第三,昭五式领子上代表兵科的领章已被取消,新制服则以右胸前一个类似倒着写的“W”符号来代表兵科(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兵科)。自1938年5月以后,日本陆军开始换装为九八式制服,虽然几年后日本陆军又在九八式的基础上制定出“三式军服”,但实际上是因战争后期日本物资紧缺而弄出的节能版军服,除了军衔上星星排列顺序等变化外,不易与九八式制服区分。
昭五式与九八式是侵华日军留给中国人印象最深的两套制服,它们最显著的区别在于领子和肩章,九八式出现后,不乏有的日本军人穿昭五军服或是在九八军服上挂昭五的情况,或许是为了显示资历,但绝不会成为普遍现象。
除了军服之外,侵华日军给中国人留下刻骨难忘记忆的就是日本兵头上所戴的军帽。电影《二二六》中,兵变军人们头上戴着的类似烧饼的大盘帽令人印象颇深。日本陆军大盘帽可追溯到明治四十五年(1912),因此也被称为“四五式军帽”,这种军帽多为茶褐色毛料制成,帽顶缘有红边,帽墙也为红色,金属黄色五星即固定在红色帽墙正中。
随着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队逐步换装,“四五式”大檐帽逐渐被一种轻便小巧的战斗帽取代。这种新式作战帽被称为“略帽”,上小下大,戴上后与头部贴合得非常紧密,看上去仿佛一座小山,代表日本富士山。1933年长城抗战中,戴着这种军帽作战的日本兵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并在日后十余年成为侵华日军的标志性形象之一。
大盘帽虽然退出战场,但在当时的日本军界仍然备受青睐,不少将领在拍标准照时都喜欢戴大檐帽,这很可能和审美有关系,大檐帽虽不适用于战场,但佩戴起来庄重美观,对脸型有修饰作用。相反,日军那种略帽,上尖下大,脸部稍圆者戴上就会显得脸更圆更大了。不过由于略帽成本低且携带方便,随着战争深入,这种帽子变得越来越普遍,包括学校、工厂都开始配用。日军战地记者通常也爱戴着一顶略帽随军采访记事,结果常被课为曰被误认为是军人而射杀,死亡率奇高。
当然,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侵华日军最典型的形象是尖尖的军帽上垂着几片帘布,中国人称之为“屁帘”。关于日本陆军在军帽上使用垂帘布的历史可追溯至1899年,当年7月7日,日本军方规定占据台湾的日本军队开始使用垂帘布,这也是日军第次使用“屁帘”。
不过这种帘布直到1938年才规范化,当年6月1日,日本军方下达第31号命令,重新规定了略帽垂布的样式,“帽垂布”开始被制式采用。带有“帽垂布”的部队多在南方热带地区,其优点在于有防晒、防蚊虫之作用,缺点是影响美观。虽然在侵略中国北部的日本军队中,使用这种带垂布军帽的士兵并不多,但因“屁帘”形象太深入人心,故而成为国人心中“日本鬼子”的标志性形象,影视剧中,往往是地不分南北,只要出现鬼子,帽子后面必然垂着几片“屁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