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到,白露三候“鸿雁来,元鸟归,群鸟养羞”,是啥意思?
播报文章
语音播报文章,释放双眼

来自湖南

    文/农夫也疯狂

    每年的九月初就将要迎来24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白露。当太阳到达了黄经165°时白露节气就到了,其时间节点在每年的公历9月7日-9日,而今年是9月8日,农历八月初十日白露。白露是一个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也是24节气中早晚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了。白露节气到了,其代表的是暑热天气的结束,意味着孟秋时节已经过去了,接下来就是仲秋时节的开始。

    对于为何叫白露节气,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是有着很详细的记载:“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说在这个时节,因为早晚的温差比较大,在晚上的时候地表的水汽就会遇冷凝结成为了水珠,然后碰到了地面的草本植物,然后就形成了露水。

    而古人又是以四时配五行,其中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来形容秋露。白露时节,天高云淡,气爽风凉,早晚的温差较大,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明显地感觉到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农谚“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就描述出了在白露节气期间早晚温差大,要注意添减衣物,不能像处暑节气那样“赤膊上阵”了,不然容易着凉。

    古人是非常智慧的,他们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农事劳动的重要参考依据。我们知道每个节气之间相差15天,而每一个节气又分别有三候。在白露节气的时候也有三候,即“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那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白露节气三候的意思是说白露节气到了,鸿雁就要开始飞往南方去过冬了。而五天以后燕子等候鸟也要南飞去避寒了,十天以后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的时节,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鸿雁是一种大型的水鸟,主要是在河流、湖畔、水库等地方活动。这也是一种候鸟,每年到了9月初就要开始迁徙了。因为这种鸟喜欢成群活动,特别是在迁徙的季节,常常集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鸿雁迁徙是逐步分批进行的,最早的一批是在9月初就开始了,将一直持续到十月末,有些也会到11月初才开始迁徙,因为我国的地域辽阔,而不同地方进入秋季的时间早晚不一样。等到了第二年春天,大概在3月中旬-4月末这个期间就会成群飞回来了。

    “玄鸟归”指的是燕子也要飞到南方去过冬了,在古代玄鸟就是指燕子,《诗经》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在《山海经》上说,玄鸟是一种四翅鸟类,羽毛呈淡黄色,喜食鹰肉,性暴戾,居于平顶山。燕子是农村屋檐下很常见的小鸟,民间认为这种鸟是有灵性的,古人一直认为“燕子不入苦寒门”,它在谁家筑巢就会带来好运气,所以喜欢燕子来家里筑巢。燕子是以各种害虫为食,到了冬天绝大多数的昆虫产卵藏起来了,有些也冻死了。燕子没有食物可吃了,所以就要飞去南方过冬。

    至于“群鸟养羞”中的“养羞”就是储藏食物。《逸周书·时训》中说:“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羣鸟养羞。”朱右曾校释:“养羞者,蓄食以备冬,如藏珍羞。”有很多鸟是不需要去南方过冬的,像麻雀、喜鹊等,但是在冬天可吃的食物不多了,这些鸟就会在白露到了之后开始储存食物来过冬了。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白露节气的时候,秋风在降温的同时,也会把空气中的水分吹干,所以秋季的气候特点就是比较干燥,而人也容易出现口干、眼干、皮肤干等症状,这在中医上也被称为“秋燥”。所以为了预防秋燥可以多吃一些水分比较多的食物,比如梨子、大枣、红茶等,在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在你家乡白露节气有哪些习俗呢?欢迎补充!喜欢文章的朋友们,记得点赞、分享和关注农夫也疯狂,每天都会为大家免费分享一些农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谢谢大家!(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致谢)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至:
    退出全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