幞头:中国首服文化的明珠,既是宋人的冠服形制,也体现等级制度
播报文章
语音播报文章,释放双眼

    王十朋的《左原诗三十二首.幞头岩》中有\"不须花里寻腰带,且向田家置幞头。\"这首诗是宋代的作品,描写了\"幞头\"这样的帽饰,而这样的帽饰在中国古代的首服文化中至关重要。比如,释士圭的《颂古七十六首.其三十八》中也有对此的描述:\"捋下幞头归去好,莫骑驴子傍人门。\"

    \"幞头\"是中国古代男子帽饰中的重要部件,更是中国首服文化的瑰宝。可是,\"幞头\"并非是在某个时期突然出现的物品,而是贯穿于历史长河中被历代不断地完善,并在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时代特色。尤其,\"幞头\"由唐到宋这一时期的形制变化更为显著,在宋代形成了十分独特的\"幞头\"形制,而这一特色可从宋代的帝王画像中窥见一斑。从宋代帝王画像中所戴幞头的样式演变,不仅可以看出宋人的冠服制度变化,还能以幞头形制来判断画作的时间。\"幞头\"这一物品,不仅能折射出宋人的首服文化,还能体现出\"幞头\"背后的中国古代等级制度。

    1,宋代\"幞头\"的起源
    首先,幞头起源于汉代裹头的巾。经过历史的演变,在隋代\"幞头\"才基本定型,隋唐时期被广泛推广应用,成为古代男性的首服之一。但是,因为中国每朝每代的历史文化不同,所以\"幞头\"的形制也在各个朝代各异的文化背景下,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比如,唐代的幞头差异多在\"平头\"、\"前踣\"、\"圆头\"等样式差异。而宋代的\"幞头\"则多集中于幞脚类型的区分。

    其次,幞头从唐代的兴盛,流传到宋代时形制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比如,幞头的主体部分,由唐代时期的软质裹巾转为为硬质的帽;幞脚也紧随这一变化,由软质、下垂式的软脚变为硬脚;幞头的样式、形制,在宋代也发展出更多的样式,比如,展角、直角;宋代幞头的色彩,也从之前单调的黑色,在宴会等喜庆场合扩展更多的鲜艳色彩。而宋代幞头的这许多变化,在清宫南薰殿的宋代帝王画像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诠释。这些画像在装裱的形式、立像、半身像、坐像、画法、图式、制作时代等许多方面都有差异,也有很多幞头演化的痕迹。而这些差别的背后,体现的是宋代不同于其他时代的冠服制度,对其他画作的断代判定也有裨益。

    2,宋代社会各阶层都有戴\"幞头\"的习惯
    另外,宋代社会各阶层都有戴幞头的习惯。因为宋代的幞头虽然统一被称为幞头,但是具体的样式形制却有明显区别。而宋代普通百姓所戴的幞头可分为软、硬两种,软质的幞头发展自早期的裹巾,比如,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百姓们就是佩戴此种幞头,它们都紧贴额头;而硬质的幞头则是宋代的新兴形制,比如,成都市二仙桥南宋墓出土的陶俑所戴的就是这样的幞头。另外,硬质的还有漆纱幞头,比如江苏金坛南宋理宗时太学生周瑀墓中出土的文物就是此种幞头。

    然而,政府官吏所戴幞头与平民不同。其样式前高后低,与百姓所戴的软、硬兼得不同,官员所戴幞头全部为硬质,比如,在《迎銮图》中出现的官员们都有佩戴此种硬质幞头。连宋代皇帝所戴的幞头也是此种类型,只不过在幞脚上有细微差别,比如《宋史》中所记载的:\"幞头……唐始以罗代缯。惟帝服则脚上曲,人臣下垂。五代渐变平直。国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脚,乘舆或服上曲焉。\"是说唐代君王所戴的幞头其幞脚上曲,臣子所戴的幞头其幞脚下垂,而宋代则君臣所戴的幞头都是平直的,只是在帝王乘坐车舆和冠服时幞脚会变曲。可见,幞头背后的等级制度。

    再则,宋代发展出了多种幞脚样式。其一,上文提到的清宫南薰殿宋帝像中展角幞头就是所谓的\"直脚\"与\"平脚\";其二,《梦粱录》中则记载了宋代官员戴的各类幞头参加礼仪活动的情况,有\"卷脚\"、\"曲脚\"、\"一脚指天,一脚曲\"等样式的幞脚;其三,在《大驾卤簿图》中出现的文官、侍从则戴的是局脚、交脚、朝天或无脚幞头等幞头;其四,除官吏外,宫廷伎乐中的乐手通常也戴幞头,《宋史》记载:\"教乐所乐部例于山楼上彩棚中,皆裹长脚幞头,随乐部色服紫绯绿三色宽衫\",就直言乐手都头戴长脚幞头,而长脚幞头就是展角幞头。但是,《梦溪笔谈》中记载的宋代平直幞头\"贵贱通服\",\"贵贱\"指的是皇帝和君臣,并不包括百姓。可见,幞头背后所体现的君臣冠服形制,以及森严的等级制度。

    所以,在宋朝的统治区域内,官吏与民间百姓所用幞头不同。我们可以看出,从唐代到宋代虽然幞头的形制有所变化,但是其背后的封建等级制度却根深蒂固。宋代演化出的新型两脚平直的展脚幞头,有一定的礼仪性,多是帝王、官吏在正式场合所戴的,而地位低下的百姓则佩戴软质的幞头。而幞头的软硬,则在幞脚部分上进行区分,其他主体部分并不做区别。只是,宋代的幞头虽然主体部分保持一致,但是在具体的历史时期,却有不同的样式形制,而这些差异在上文提到的清宫南薰殿宋帝画像中可以体现。

    1,宋代幞头主体部分的具体样式演化过程
    首先,宋代幞头主体部分的具体样式演化过程,经历了由前倾至后仰,以及展脚长短、宽窄的演化过程。比如,赵彦卫《云麓漫钞》记载:\"国初时,脚不甚长,巾子势颇向前,今两脚加长,而巾势反仰向后矣。\"说的是在宋朝初期幞脚不长,而巾向前延伸,之后幞脚的长度逐渐加长,而巾则逐渐向后延伸。

    另外,王得臣的《麈史》记载的更加详细:\"其巾之样始作前屈,谓之 \"敛巾\",久之,作微敛而已。后为稍直者又变而后抑,谓之 \"偃巾\"。已而,又为直巾者,又为上下差狭而中大者,谓之 \"梭巾\",今乃制为平直巾矣。其两脚始则全狭后而长,稍变又阔而短,今长短阔狭仅得中矣。\"说的是幞头由前屈的敛巾到后仰的偃巾的变化,上下狭窄中间肥大的直巾,和幞脚从狭而长到宽而短以及最终的宽窄长短适宜的过程。可见,宋代的幞头变化是前倾至后仰,以及展脚长短、宽窄的演化过程。而这样的变化过程,结合清宫南薰殿宋帝画像可以得到非常好的展现。

    2、《宋宣祖半身像》展现唐、五代时期的幞头形制,与穿戴、制作方式的改变
    其一,《宋宣祖半身像》展现唐、五代时期的幞头形制,与穿戴、制作方式的改变。《宋宣祖半身像》所画的人物是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只是赵弘殷是五代时期的人,因为宋代由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建立,而赵弘殷在宋朝建立前就已经去世。所以,赵弘殷画像中所戴的幞头,主体部分是后窄前宽但是边缘却是方直的形态,而这样的幞头形制要求材料的硬度,所以是硬质的材料所制。而上文已经提过,幞头在隋代\"幞头\"才基本定型,隋唐时期被广泛推广应用。只是唐代的幞头是软质的,主体部分前低后高的样式已经形成,但是幞脚却是软的,中唐时期才出现了幞头下的衬木山子,幞头的形状才开始被固定,一直到五代时期都被沿用,制作幞头的材料开始有了硬度的要求。可见,《宋宣祖半身像》和是唐、五点代时期的幞头形制特点相符。

    需要注意的是,幞头外形的变化暗示了幞头穿戴与制作方式的改变。因为中唐幞头衬木山子之后,到了五代时期后幞头已经发展为可以整体脱戴,不需要像软质的幞头一样每次都要重新裹系。这种可以整体脱戴的幞头,材质已不是早期的软质幞巾,而是硬质的漆纱材质,比如,《图画见闻志》中记载:\"唐末方用漆纱裹之,乃今幞头。\"说的是唐代末期开始用漆纱制作幞头。而五代继承了这种幞头的形制:后部多向前倾,并窄于前部,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的画像所戴幞头就是对此的证明。但是,唐代的幞头多是达官显贵所戴,而赵弘殷出身官宦,头戴幞头也是对此制度的反映。

    3、《宋太祖坐像》《宋太宗立像》展现宋初时期的幞头形制,与制作方式的改变
    其二,《宋太祖坐像》《宋太宗立像》展现宋初时期的幞头形制,与制作方式的改变。《宋史·舆服志》记载了宋朝初期的幞头规格:\"幞头巾子,自今高不过二寸五分。\"说的是幞头的高度不超过二寸五分,将这样的尺寸换算成现代的计量单位则在7.75 厘米以下。而《宋宣祖半身像》、《宋太祖坐像》描画的都是宋代初期的帝王,他们画中所戴的幞头从头顶至幞头顶部的高度都不高,并未超过此尺寸。可见,与宋初的幞头规格相符。

    而宋初的幞头的制作方法发生了一次变化。因为幞头制作材料从五代时期的漆纱材质扩展为了藤织草,比如,《宋史·舆服志》记载:\"其巾子先以结藤为之,名曰藤巾子,加楮皮数层为之里。亦有草巾子者,以其价廉,士人鲜服。\"说的是幞头的制作材料有了藤织草,因为藤织草价格便宜,所以达官贵族从来不用。不仅可以看出宋代的等级制度,还能看到宋代的阶级间经济条件的差异。

    只不过这种藤织草所做的幞头,在宋仁宗时期被废除了,重新启用了漆纱。比如,从宋仁宗时期一直活到了宋徽宗时期的一个叫做王得臣的人就说:\"近年如藤巾、草巾俱废\",说的就是藤织草所做的幞头被废除掉的事情。此时的幞脚也有了新的变化,与上文提到的五代的幞脚短小不同,幞脚的长度大大增多也更为平直,就是后期常见的直角幞头。这也对制作材料有了新的要求。

    4、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像展现北宋中期的幞头形制,与制作方式的改变
    其三,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像展现北宋中期的幞头形制,与制作方式的改变。真宗、仁宗、英宗、神宗等几位皇帝,都是宋代中期的帝王,而他们的画像则与前代有所不同,比如,他们画像中所戴的幞头,在前部左右仍然有继续外扩的倾向,整体开始内收,但是后部的宽度与之前相比有所增加。比如,《宋仁宗坐像》《宋英宗坐像》中,幞头的外扩已经消失,前后的宽度也基本相同,背部前倾的去向也大大减小;而《宋神宗坐像》中的幞头,则前部形状变为方直,背部更是变为竖直,整体倾向开始变得后仰。可见,这几位帝王虽然都是北宋中期的帝王,但是其画像中的幞头形制仍然有细微的差别,可见宋代的以幞头为代表的首服文化多么的繁荣。

    而制作方法上宋仁宗也有了革新。在上文讲宋初藤织草所做的幞头时已经提过,宋仁宗时期废除了此法,恢复了漆纱的制作方法。《麈史》记载:\"近年如藤巾、草巾俱废,止以漆纱为之,谓之纱巾,而粘纱亦不复作矣。\"说的是废除藤织草制作幞头的方法,改用漆纱。可见制作方法和宋初有了区别。这是因为宋初的经济发展不好,但是佩戴幞头是社会礼仪,所以百姓们用廉价藤织草做幞头,达官显贵则不用。宋朝中期经过改革,社会经济平稳发展,所以才对幞头的制作材料进行了新的规定。

    4、北宋后期与南宋诸帝像与南宋的幞头展现北宋后期的幞头形制,与制作方式的改变
    北宋后期与南宋诸帝像与南宋的幞头展现北宋后期的幞头形制,与制作方式的改变。到了北宋后期和南宋时期,帝王画像中所戴的幞头基本形制并未改变,但是高度却大大增加,已经超出上文提到的宋初二寸五分的规格,前部的前倾与背部的后仰之势更为明显。特别是南宋时期,幞头高度逐步增加,皇帝的额头露的越来越多,为的是强调\"庭中骨起,状如日\"帝王之相。比如,南宋的《十王图》就是对此的最好见证。这是因为向后仰的趋势可以让幞头越来越稳固的在帝王的头上呆着,更加增加帝王的威势;同时,南宋时期虽然偏安一隅,但是却加大了中央集权的力度,加上程朱理学的诞生更是增加了君臣之别,所以帝王的幞头越戴越高,也是为了迎合这一的思想势头。而这样的幞头形制,在制作方法上也有了相对的调整,才能稳定住越来越后仰和越来越高的的幞头。

    总之,宋代各帝王画像中幞头样式的演化,是宋代每个时期幞头样式和历史经济、文化文化的体现。因为帝王的画像制作是每个王朝的重中之重,不仅表现的是一个时期的王朝风貌,其衣冠服制也理应符合当时的规制,也是后人对先辈表达敬仰的一种方式,所以帝王的画像对于宋代同一时期的画像有很大的对比参考价值,这对于当时的图像鉴定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除了幞头样式的变化,画像中出现的其他物体也对鉴别同时期的画像有巨大的参考价值。上文已经提到,帝王的画像制作非常严谨,画中出现的服制、椅子、足踏等等细节都是当时的最高水平,这些画像在装裱的形式、立像、半身像、坐像、画法、图式、制作时代等许多方面都有差异。而这些差别的背后,体现的是宋代不同于其他时代的冠服制度,对其他画作的断代判定也有裨益。并且因为朝代的更迭,不会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这对于同一时期的画作鉴定是很好的参考资料。比如,宋代大画家郭若虚也说 :\"指事绘形,必分时代。\"在此思想下,宋人制作画像时遵照历史,就会后世的画像研究、文物研究提供了依据。

    综上可知,幞头是中国首服文化的明珠,不仅是宋人的冠服形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幞头的形成是演化自汉代的巾,隋朝时成型,唐代时兴盛,而在宋代则有了新的发展。并且,在宋代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制特色:宋朝初期、宋朝中期、宋朝晚期都有不同的形制改变,和制作方法上的随之更新。而这样的形制改变背后,体现的是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经济背景、历史特色。而这样的形制改变,在帝王画像中能够得到最好的体现,不同时期的幞头形制、制作方法,都有对应的帝王画像可以进行佐证,可见宋代首服文化的繁荣。另外,幞头代表的首服文化背后是中国代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和帝王画像对后代图像鉴定的参考价值。可见,宋代的首服文化有多么的繁荣。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至:
    退出全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