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发现,我们从小学习的汉语拼音“o”的读音从“喔(窝)”被改成了介于“奥(凹)”和“欧”之间一种奇怪声音,目前“o”类似“奥”这种读法,已经被各教材和拼音app采纳。
笔者查了一下资料,变更的原因是根据西方英文的发音标准,单韵母发音时嘴型不能动,而读“窝”时嘴巴会动,所以一些专家引经据典,对“o”的读音进行了上述“规范”。
其实汉语拼音只是汉字的衍生品,是几十年前学者们为了国人学习汉字时更简单易学而发明出来的,应该有其准确、方便、实用等要求。大多数家长甚至是老师都对“o”发音的这种“规范”持怀疑态度,笔者认为,如此“规范”至少存在以下几点缺陷:
1、不准确。当“o”读成“奥”时,相应的“播(bo)”、“泼(po)”、“摸(mo)”只能拼成“包”、“抛”、“猫”,而“佛(fo)”、“我(wo)”、“国(guo)”等许多汉字则直接没法拼成。
2、不实用。汉字比拼音早了几千年,先有汉字的读音,后有拼音,拼音应该去适应汉字,而不是汉字去适应拼音。当我们不认识某个字,通过查字典查到拼音,根据拼音我们能准确读出这个汉字,这是拼音的一种正确用法。可显然,“o”的这种“规范”与此相违背,甚至会将汉字的发音慢慢带偏。
3、不合理。拼音的发明者如果把“o”读成“奥”或者“欧”,想必不可能再去发明相同读法的双韵母“ao”和“ou”,这是基本常识,这种基本常识难道专家们没有吗?
4、增加学生学习难度。现实中教学时,“o”读成“奥”在拼读时是存在明显的拼读障碍的,为了能够自圆其说,有的专家则是根据“o”、“uo”,以及搭配不同声母时等不同情况分别让学生记忆,能拼则“奥”,不能拼则“喔”,学一个“o”比学习其他十个韵母都复杂。开明些的老师在教育孩子们会采取折中的办法,比如说“o”单独时读成“奥”,拼读时仍然是“喔”。可无论怎么教,都没有直接读“喔”简单实用。
本质上,拼音应该服务于汉字,当二者出现矛盾和偏差时,应该以汉字为根本,不能舍本逐末。为了所谓的口型、发音方式的“规范”就去改变汉字本身的读音,这是倒行逆施。就如同天本身是蓝的,如果因为一些色盲画了一幅绿色天空的画,我们就必须把天说成绿色的,是何等的可笑。
汉语拼音“o”的“规范”,就是现实版的“皇帝的新衣”,每个人都知道它的不合理,可基于各种原因依旧附和。有的是迷信权威,有的是迫不得已。如果让这种“屈服错误”的观念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那是多大的罪恶!为了形式上的“规范”,以西方的标准去要求存在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这有悖于树立文化自信。
大胆试想一下,几十年后会不会再冒出另一批专家:据考证,中国北方主要吃馒头,馒头又叫“毛(馍mo)”,北方流传许多特色食物如“肉夹毛”、“羊肉泡毛”……不要觉得不可能,当“mo馍”读成“mao毛”根深蒂固后,必然会有一波吃得太饱的人在此基础上展现“能力”的。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