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座高见”?国军的作战总结,跟我军的相比,有什么不同?
播报文章
语音播报文章,释放双眼

来自江西

    之前研究国军作战的时候,非常喜欢看的内容是国军的作战总结和参战将领们的现身说法。尤其对照着看,会很有意思。

    这些东西看多了,会发现什么?

    国军作战,向来都是强调困难——不是兄弟不努力,而是对方太狡猾。天气也不行、武器也不全、弹药也不足、兵员也不够,好像什么好条件都没有。

    简单说就是,功劳和苦衷都是自己的,责任那都是别人的。打了败仗不怪兄弟,实在是客观条件太差、友军又不给力、对方还强过头了。

    尤其是同一场战役会涉及到多支参战部队,看看它们的指挥官去谈同一场战役,那简直是铁锅乱飞,都是互相拍。着急的话,同一个派系的都不给面子,要是不同派系的话,那骂人的花样可多了去了。

    至于作战总结嘛,多少也会加点看起来好看些的文本,不过这东西就是应付差事之用,具体到部队层面基本还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当然也有认真总结改进的,而这些一般都是精锐部队)。

    甚至说有些东西可能就是现成的模板,大家互相抄来抄去,把具体番号和地名改改,总结要点换个顺序的事儿。

    如此应付作战的经验教训,能打好仗吗?

    咱们别的都不谈,就说弹药不足这一条,相当多的国军部队战败找理由时,都有这条。

    然而讽刺的是什么呢?以我军对国军的作战经历来说,几乎每一场胜仗最后都能缴获到大量弹药,这些弹药很多时候比我军自己消耗和携带的弹药都多。

    所以,打输了真就是因为弹药不够吗?你不够难道别人就够吗?你有困难,别人就没有困难?

    凡事都要对比着看,我军的作战总结会有什么呢?

    对于作战中的优点,提出表扬并要求继续发扬和经验推广。但是对于优点不会有太多篇幅,主要内容是讲不足。

    请注意,不是说吃了亏的战斗才去过多谈不足;即便是打了大胜仗,照样要重点谈不足,并且要给出解决的方案来。

    1947年3月8日,粟裕在华东野战军高级干部会上作了一份报告,后来也被称为是莱芜战役的初步总结。

    莱芜战役就不用多讲了,就是王耀武大骂“五万多头猪,三天抓不完”的那一仗。

    按理说这种大胜仗,光是讲好的基本都说不完。但是粟裕在会上除了谈战役的情况和获胜的原因外,主要就是谈缺点和经验教训了。

    光是战役中的缺点就谈了5条,而且缺点的第一条竟然是我们部署好的话,还能再吃掉敌一两个师,因为吃掉的还不够多,所以这算一个缺点。

    王耀武都大骂抓猪都没这么快了,粟裕这边谈的第一个缺点却是抓得还不够多。

    而且,谈这些缺点的时候,粟裕在后面都强调是可以克服的,简单讲了讲如何做会克服这些缺点。

    5条缺点讲完,接着就是7条经验教训,都是具体结合战役中出现的情况,一一对照去谈的。

    经验教训讲完,又是对今后作战的6条意见,其中第一条就是:任务很艰巨,要靠各部队的努力,特别靠各兵团首长在各种困难条件下,坚决和机动地完成本身所负的任务。

    看到没有?

    军队作战,谁都有困难,甚至我军在当时那个物质条件下,困难更多。但困难摆出来就不管了?那不行。困难是需要去克服的,不是让困难去克服自己。

    如果一谈打仗就要强调这难,那也难,那还打什么仗呢?就你难,别人就不难?

    就拿国军经常找理由说的弹药不足来说,你弹药不足了,那我军弹药就很足吗?抗战时期,三枪八路照样跟鬼子干,敢想象这该有多难吗?

    如果难就不干了,就不打了,就是摆烂的理由了,那你还打什么仗?

    上面谈的虽然是我军和国军在作战经验总结方面的不同,有些本质的东西其实是可以结合到任何一支军队、任何时代的战争中去看的。

    世界上没有哪支强军是靠着过分强调困难,摆烂摆出来的。真正的强军必然是对作战经验教训总结到极致的,而且不会过分去强调困难怎么怎么样,反倒是会尽力去创造条件,克服困难。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至:
    退出全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