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于都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灵山秀水。目前,我县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2个:于都唢呐公婆吹、客家古文,今天为您介绍——
于都唢呐公婆吹
唢呐,是一种为广大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管弦乐器,在赣南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一般百姓家里举办婚丧寿庆、盖新房、庆丰收、上大学等等,都要请唢呐乐手来热闹一番。村坊上举行迎神赛会,或其它大型活动,也必定有唢呐以壮气氛。然而,在赣南各县市中,最有特色的要数于都唢呐。据统计,我县共有唢呐乐队800多个,唢呐乐手2000多人,乡乡有唢呐队,村村有唢呐手,被誉为“唢呐艺术之乡”。
于都唢呐历史悠久。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一千多年以前,于都民间便“鼓手举于道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于都人称唢呐为“吹鼓手”,实为“吹鼓手音乐”。其乐器以扁鼓和唢呐为主,配以锣、钹等打击乐,所以俗称“吹打”。当地唢呐手就有这么四句顺口溜:“七寸吹打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我,冇声冇息蛮难过。”
于都唢呐吸取了赣南采茶戏“灯腔”、“茶腔”音乐的内涵与特色,曲牌繁多。据调查,唢呐老曲调有280多个。分为喜调和悲调两种:喜调轻快、欢乐,悲调深沉、低吟。吹奏讲究“鼓板分明,粗细结合,高昂悠扬,音乐协调。”是客家八音最主要的乐器,也是客家人非常喜爱的一种传统乐器。
吹奏以齐奏、对吹、吹打并重。吹打能长能短,可坐可行,十分轻便灵活,不受时间、场地等条件限制。演奏分路行、坐吹两种。路行吹奏的曲调,一般为《将军下马》、《下山虎》、《百凤朝阳》、《春景天》等欢快热烈的曲牌。坐吹,即乐班围桌而坐,配合琴、笛、锣鼓进行吹奏。常用曲牌有《十堂花》、《扬州调》、《结心草》、《洞房》等。对吹的曲牌有《公婆调》、《斑鸠调》等细腻悠扬的民间小调。齐奏,就是几十人甚至一、二百人在一起同吹一支曲子,也即大合奏。这时,激越而气势磅礴的演奏,会把整个场景推向热潮。
于都唢呐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公婆吹”,“公婆吹”是客家先民南迁于都后,随着唢呐的传入,结合于都盛产的黄竹的壳做成简单的吹筒,并可吹高低不同的音,那种独特的象牛叫一样的音色对唢呐进行改造而成。自唢呐传入我国带进赣南,在于都生根发芽,形成的“公婆吹”,其高音吹筒称公吹,低音吹筒称婆吹,它们高低音演奏风格独特,曲调激昂优美,旋律婉转粗犷,低音浑厚雄壮,表现力强,实用性强,穿透力强,能渲染出各种不同的气氛,是一门不可多得的助兴吹奏。
“公婆吹”的乐器主要为“公”、“婆”两支唢呐。公吹长约七十三公分,婆吹长约八十三公分,器乐一短一长,音色一高一低。唢呐由哨片、气闭子、天心、串子、铜喇、碗口等组成。“公”唢呐稍短,哨片略尖,音色高亢嘹亮,“婆”唢呐略长些,哨片呈扁圆型,音色低沉浑厚。于都唢呐“公婆吹”音域宽广,定音合理。高低音独奏、轮奏、合奏,旋律正、反、斜、合产生出来的旋律及和声效果独特、罕见。
“公婆吹”的演奏风格讲究“鼓板分明、粗细结合、高昂悠扬、音响协调”。欢调轻快、欢乐,时而激昂嘹亮,响遏行云,时而饱满圆润,和谐悦耳,悲调深沉哀怨,如泣如诉。讲究高低分明,齐奏时八度音程相距演奏,非常厚实,轮奏时有时音域拉开二到三个八度。讲究音乐效果和气派,配以扁鼓,有时用堂鼓、小锣、小钹、大钹、马锣或大锣,用以调节节奏,各种效果和气氛。其主要曲调有《麻调》、《岽子调》、《中调》、《上樟排》、《反合调》、《乾调》、《高调》、《满升调》、《快板》、《正调》等。
“公婆吹”主要分布在我县的宽田、银坑、葛坳、黄麟、沙心等乡镇。于都唢呐“公婆吹”2008年已被国家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今,经一代代艺人的演奏,发展传吹,公婆吹形成了于都县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
保护非遗的关键在于活态传承,全民参与才能使非遗葆有持久的生命力,为此,我县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把非遗传承与学校社团活动结合起来,在我县部分学校专门开设了于都唢呐“公婆吹”的传承教学课程。
同时,我县不断创新非遗传播方式,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展演活动,促进非遗高效传播。该县充分利用当地各类传统、新兴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尤其是到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都会举办一次于都唢呐“公婆吹”的传承活动展览,让大家了解于都唢呐“公婆吹”的历史、现状以及创新成果,对“公婆吹”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方便非遗传承人开展带徒授艺、表演等传承保护活动,我县建立了段屋寒信、马安上宝、长征源小学、梓山固院等12个传习所,并积极组织传承人参加宣传活动,扩大非遗影响力,首次将普通唢呐和“公婆吹”进行融合,搬上文化惠民活动舞台,让原本就来源于民间的文化艺术以一种新的方式回归大众,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文字由县文化馆提供)
来源:于都县融媒体中心
END